轿辇悠悠前行,安陵容沉浸在往昔回忆中难以自拔。
雨滴渐密,打在轿顶沙沙作响,思绪也随这雨声愈凌乱。
轿辇在青砖地上缓缓碾过,细碎水光在昏黄的光影下闪烁,出轻微的“滋滋”声,好似是夜的低语。
安陵容目光紧紧盯着地面,数着第三十六块砖缝里冒出的青苔,那青苔嫩绿嫩绿的,像是一抹灵动的生命痕迹。
此时,明黄琉璃瓦已映着西暖阁明亮而摇曳的烛火,耀目地映入她的眼帘,那明黄的色彩在暗夜中格外刺眼。
翡翠镯子磕在轿壁上,清脆的声响忽地停了。
她将掌心用力抵在冰凉的檀木扶手上,那檀木触手光滑却透着寒意,洇开的冷汗在深色木纹里沁出半枚月牙,丝丝凉意顺着掌心蔓延开来。
“小主仔细脚下。”缺指太监掀起轿帘时,檐角铜铃正撞碎一滴冷雨,那“叮叮”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脆,好似敲在了她的心弦上。
安陵容望着养心殿阶前新铺的猩红氍毹,那鲜艳的红色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恍然忆起前世也是这般雨夜,自己捧着鸩酒跪在此处,锦缎上金线牡丹硌得膝盖生疼,膝盖处的疼痛好似还残留在记忆里。
龙涎香混着雨腥味刺鼻地扑面而来,那股复杂的味道让她不禁皱了皱鼻子。
苏培盛拂尘上的银丝轻轻掠过她间时,带起一阵细微的檀香,那淡淡的香气转瞬即逝。
“答应可要仔细着回话。”老太监笑纹里藏着三分警示,目光扫过她裙角沾着的玉簪花瓣,那花瓣洁白如玉,带着一丝娇弱。
安陵容垂将花瓣碾碎在石榴红裙裾间,碎蕊化作点点朱砂,那细微的破碎声好似她内心的一声叹息。
皇帝执笔的手悬在澄心堂纸上,烛芯爆开的火花“噗”地一声,惊得墨汁坠在“儇”字最后一捺,那墨汁溅落的声音在安静的殿内格外突兀。
安陵容紧紧盯着那团墨渍,忽觉喉间泛起沉水香灼烧的苦涩——与前世华妃宫中焚毁她绣帕的熏香如出一辙,那苦涩的味道在喉间久久不散。
“抬起头来。”
鎏金烛台将九条游龙映在她苍白的脸上,光影闪烁,好似那龙在游动。
帝王目光如剖开石榴的银刀,细细剔着每粒朱红籽实,那目光好似能穿透她的内心。
她静静地数着博古架上珐琅钟摆动的次数,那“滴答滴答”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直到第三十七下时,才听见茶盏与檀木相碰的轻响,那清脆的声响好似打破了一室的沉闷。
“朕听闻你素日爱调香?”
窗棂外忽有夜枭掠过,出“咕咕”的叫声,那声音阴森而恐怖,安陵容袖中指尖不自觉地掐进掌纹,指尖的疼痛让她稍微镇定了一些。
前世正是这句开场,接着便是质问沉水香中掺的麝香。
随后,她望着皇帝摩挲翡翠扳指的右手,那上面还沾着方才溅落的墨汁,那墨汁乌黑亮,格外显眼。
“臣妾愚钝,不过摆弄些草木之趣。”她将喉间颤抖化作温软吴语,“前日制了鹅梨帐中香,原想献给皇后娘娘”话音未落便听见笔搁重重一响,砚中墨汁惊起微澜,那“砰”的一声巨响让她的心猛地一紧。
皇帝起身时十二章纹刺金龙袍扫落案上奏折,苏培盛慌忙去拾的瞬间,安陵容瞥见最上方朱批“年羹尧”三字洇着猩红,那刺眼的红色好似隐藏着无尽的危险。
龙纹皂靴停在她眼前三寸之地,青玉朝珠坠着的东珠正映出她颤的眼睫,那东珠圆润而光亮,却让她感到无比的惶恐。
“华妃前日夸你制的沉水香别致。”
博山炉里升起一缕扭曲的青烟,那青烟袅袅娜娜,好似一条舞动的丝带,安陵容嗅到其中混着的龙脑香——这是皇后宫里特有的配比,那独特的香气让她瞬间明白了许多。
她忽然明白那日碎玉轩前偶遇的剪秋姑姑,为何特意提起内务府新贡的香料。
“臣妾惶恐。”她将额角抵在冰凉的青砖上,那青砖的凉意顺着额头传遍全身,任鬓边素银簪子滑落,“华妃娘娘宫中的沉水香乃内务府上品,岂是嫔妾粗浅手艺可比。”簪落地时脆响惊破满室死寂,镂空簪头滚出半粒未燃尽的香丸,那清脆的声响在寂静中回荡。
苏培盛拾簪的手顿了顿,安陵容盯着老太监袖口露出的半截疤痕——那是前世她为求皇帝召见,不慎打翻的滚水所致。
此刻那道疤蜿蜒如毒蛇,正盘踞在雕龙烛台投下的阴影里,那阴影好似隐藏着无数的秘密。
“你倒乖觉。”皇帝忽然轻笑,指腹抚过案上镇纸的螭龙纹,“前日景仁宫夜宴,皇后赏你的红玛瑙串”话音未落,窗外惊雷炸响,“轰隆”一声好似要将天地劈开,雨幕中忽有宫人惊呼“走水”,纷乱脚步声碾碎了后半句诘问,那嘈杂的声音让她的内心更加慌乱。
安陵容望着窗纸上晃动的火光,恍惚看见前世冷宫冲天烈焰,那熊熊的火焰好似要将她吞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紧接着,安陵容从回忆中惊醒,目光重新落在养心殿内的事物上。
腕间翡翠镯撞在砖石上裂开细纹,冰凉的裂隙贴上脉搏时,她忽然嗅到皇帝袖口若有似无的血腥气——与那日碎玉轩海棠树下,她埋在土里的死雀味道相同,那血腥的味道让她感到一阵恶心。
“罢了。”
明黄袍角掠过她眼前时,安陵容瞥见龙纹下摆沾着星点香灰。
那灰烬颜色青白,正是她前夜故意撒在永寿宫阶前的沉水香末。
她维持着叩的姿势,直到苏培盛轻咳三声,才觉掌心已掐出四道月牙状血痕,那血痕刺痛着她的肌肤。
雨声渐歇时,皇帝正立在《寒林重汀图》前。
画中孤雁掠过她战栗的脊背,好似带来了一丝寒意,朱砂印玺突然重重按在留白处:“明日申时三刻,带着你的鹅梨帐中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