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带我去远方歌词是啥歌 > 第625章 出文集(第3页)

第625章 出文集(第3页)

惊讶过后,他问道:“你们怎么会想到给我出文集?”

山川朝子说道:“年初我见到了近藤女士,她谈到了明年就是林朝阳(日本)文学研究会成立十周年的日子,说到时候想办一场大活动,请林桑来出席……”

近藤直子是林朝阳在日本文学界最早的拥趸之一,也是他最忠实的拥护者,不仅帮忙翻译了林朝阳的几部作品,还牵头成立了林朝阳(日本)文学研究会。

研究会是纯粹的学术交流机构,至今已经发展了85位成员,这些成员均是日本各大高校的文学教授、副教授。

林朝阳还曾经数次致信研究会对他们的研究工作表示感谢,并且每年还会收到研究会的会刊。

“哦,这件事我还没听她提过。”

“想来是因为还有几个月,才没有跟您沟通。

受近藤直子女士的启发,今年其实也是林桑的作品进入日本的第十个年头。

您的作品在日本广受欢迎,至今已经销售过千万册,影响了许许多多的普通读者。

我们认为在这样值得纪念的年份里,应该做点有意义的事。”

见林朝阳面露犹豫,山川朝子又说道:“林桑现在还未过四十岁,正是春秋鼎盛,所以我们的想法是这套文集先收录林桑迄今为止创作的所有作品,然后以后每十年更新一次。”

河出书房方面显然是考虑到了林朝阳年龄的问题,在现在中日两国,大部分作家出文集都有个默认的潜规则。

要么是已逝,要么德高望重,你总得占一头,才不会被人指摘。

林朝阳出文集,硬件条件肯定够,唯一一点不算缺陷的缺陷就是年纪太轻了。

出道近二十年,结果归来一看,还未满四十,叫同行们情何以堪?

见河出书房考虑的这么周全,林朝阳也找不到什么理由拒绝,他现在已经过了为稿费伤脑筋的时期,多年来跟河出书房的合作也算愉快,便欣然答应了下来。

接着他又问起了小说的翻译问题,这些年来林朝阳已经有多部作品被引进到日本,但也有不少作品是未被引进的,基本都是他早期的作品,这些作品的翻译可是个不小的工程。

“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做好了功课。

文学研究会方面一直都有人研究您早期的作品,有些教授出于研究目的翻译过您的作品。

剩下需要翻译的作品量其实并不大,我们计划这套文集明年能够出版,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林朝阳闻言点了点头,林朝阳(日本)文学研究会的会刊他每年都能受到,上面除了有对他作品的评论和研究文章,也确实会刊登一些他未引进到日本的作品译文。

这回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拜会的最后,山川朝子听说了林朝阳的新作已经面世,十分欣喜。

即便是听说了新书当中含有一定的“抗日”

成分,她也并不在意。

当年《闯关东》和《棋圣》都引进时是在一些读者当中引起了“讨论”

,但最后不获得了读者们的认可嘛。

拿到新书手稿的复印版,山川朝子忍不住惊叹,光是看着稿件的厚度,便知道这又是一部如《闯关东》一般的巨著。

“有此作品,林桑距离诺贝尔文学奖又进了一步。”

山川朝子还没看稿子就开始恭维,让林朝阳有些吃不消。

结果就在山川朝子带着稿子离开香江半个多月后,又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公布,英国诗人谢默斯·希尼获得了奖项。

消息传回国内,文学界一片惋惜之声。

去年,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亚洲第三位获此殊荣的作家。

很多人以为瑞典文学院将目光转向了亚洲,觉得林朝阳获奖的可能性变大了,结果没想到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又成了欧洲的。

有媒体为林朝阳愤愤不平,认为诺贝尔文学奖已经成了论资排辈的老年奖,纵观其近二十年的获奖者,几乎没有低于50岁的,60岁以上的更是比比皆是。

像林朝阳年少成名的作家,哪怕成名多年,哪怕作品广受好评,在评奖时也很吃亏。

面对这种舆论声,自有媒体为瑞典文学院“辩经”

,双方很快吵的不可开交。

最近几年,像这种事几乎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都会上演,林朝阳对此早已见怪不怪,也从不会为这种事分神。

10月15日,距离今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结果揭晓刚刚过去四天。

有别于往期刊物的《人民文学》专号悄无声息的摆到了全国各地书店、书报摊、邮局的书架上。

一只轻盈、白皙的手握住书脊,有些费力的从书架上将这份与众不同的刊物拿了下来。

“怎么这么厚?”

女生青春靓丽,双手捧着书满眼好奇,她仔细看了一眼刊名,确定是《人民文学》没错。

但跟她印象中轻薄的月刊杂志不同,这一期的刊物厚的快赶上她们医学院的教科书了。

封面上殷红的“专号”

二字十分鲜艳,解答了女生心中的疑惑,她紧接着又看到了一行小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