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我和宰相刘罗锅的故事 > 第5章 牛刀初试(第1页)

第5章 牛刀初试(第1页)

老夫人的丧事结束之后,刘统勋则身着素缟,在家中守孝丁忧。

这三年时光,虽说不必参与朝堂政事,但他也未曾有丝毫懈怠,依旧心系家国天下。

一日,刘统勋正在书房中聚精会神地读书,正沉浸于书中的智慧之海。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有人高喊:“皇上有旨!”

刘统勋听闻,心中一愣,眉头微皱,正要起身走出书房一探究竟。

只见刘墉神色严谨,双手小心翼翼地托着一个锦囊,快步走进了刘统勋的书房。

刘墉低眉顺眼,语气恭敬地说道:“父亲大人,皇上有旨!”

刘统勋赶忙整理衣冠,下意识地便要下跪接旨,却被刘墉眼疾手快,伸手搀扶住,说道:“胡公公说皇上不准下跪接旨!”

刘统勋双手接过锦囊,怀着敬畏之心,从中抽出乾隆手谕,仔细地逐字逐句阅读了一遍。

读完之后,他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刘墉,问道:“你可知手谕内容?”

刘墉连忙答道:“孩儿不知!”

其实刘墉早就看过了,这手谕本就是给刘墉的,刘墉自然有先看的权利,只是出于对刘统勋的尊重,他选择了隐瞒。

刘统勋看了刘墉一眼,随后把乾隆手谕交还给刘墉,说道:“你看看吧!”

刘墉接过手谕,小声读到:“上谕——着刘统勋在家丁忧期间,配合刘墉暗查山东各地方官员政绩,查后以本章密奏与朕,不得有误。

钦此!”

“这……”

刘墉脸上浮现出为难之色,眉头紧锁,说道:“父亲大人,孩儿……孩儿怎么能承担起这么重大的责任?”

刘墉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慌乱和惶恐。

刘统勋手捻胡须,在书房中来回踱步,思索片刻后说道:“皇命难违,皇命难违呀!

为父本不打算让你再入朝为官,可是!

可是!

唉……罢了!

罢了!

奉旨行事吧!”

刘统勋长叹一口气,脸上满是无奈和忧虑。

刘墉故作姿态,犹豫地说:“孩儿……”

“好了!

凭你的本事,这些事儿难不倒你!

去吧!

去吧!

带上刘安,也好有个作伴的人!

不过要多加小心!”

刘统勋严肃地说道。

刘墉领命退出书房,回到自己的房间,坐在书案前,看着乾隆手谕,心中思绪万千。

他紧皱眉头,喃喃自语道:“我该如何查访?又从哪里开始查访?虽说手谕里提到父亲,只是让我借助父亲的威名,而不是让父亲亲自出手,我该如何是好?”

刘墉从此刻开始,内心便忐忑不安、坐卧不宁,唯恐办不好差事,在乾隆皇帝面前即丢面子又丢人。

不过,在接下来的几日里,刘墉虚心地向刘统勋请教,刘统勋也不遗余力,将自己为官多年的经验和智慧倾囊相授,给予了刘墉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诲。

几日后,刘墉和我换上青衣小帽,开始了我们哥俩第一次一起明察暗访的行程。

我们哥俩离开家的第三天辰时,阳光洒在大地上,我手中牵着马,跟在刘墉身后,在大路上慢悠悠地走着。

路两旁的杨柳枝繁叶茂,青翠欲滴,蝉鸣声此起彼伏,宛如一首夏日的交响曲。

路旁的溪水中,不时能看到小儿嬉笑玩水,鸭子欢快畅游,好一幅生机勃勃的夏日景象。

突然,我的左肩膀“啪”

的一声挨了一巴掌,我本能地向前窜出七八步远躲开后,瞪大了眼睛,满脸愤怒,定睛一看,原来是村西头我师傅张膘头的三儿子张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