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回道。
哦……这下好多了,刘安心里暗自高兴,心想:我不单单多了个帮手,而且还是个大内高手,太好了。
原本还想着让张成和我们一起呢。
这下妥了,不用再给张成说那么多好话听了。
我心里那个美!
我们互四人相都认识了一下,询问了张成的去向,得知张成要去泰州找他爹。
于是,我们就和张成分手告别,各奔东西。
我、刘墉、付钰一行人来到一个县城,只见街道上行人稀少,店铺大多紧闭着门,显得格外萧条。
刘墉眉头紧皱,疑惑地说道:“在这乾隆盛世,此县看上去颇为冷清,必定有什么蹊跷发生,不然怎会如此冷清?”
“我们先找个地方打听打听。”
我说道。
我们三人便走进一家茶馆,找了个角落坐下。
“小二,来壶茶。”
刘墉喊道。
小二很快端上茶来,刘墉趁机问道:“小二哥,这县城平日里都这么冷清吗?”
小二左右看了看,神色紧张,压低声音说:“客官看来不是本地人,你还是别打听的好。”
付钰接茬儿道:“此地难道发生了瘟疫不成?”
小二压低了声音说:“客官有所不知,咱这县太爷唉……,百姓们苦不堪言,好多都逃荒去了”
,刘墉、我和付钰对视一眼,心中甚是吃惊。
出了茶馆,我们又来到县衙附近,看到一群百姓围在那里,情绪激动,似乎在争吵着什么。
刘墉挤进去一看,原来是百姓在县衙门口告状,却被衙役驱赶。
“我们要见县太爷,我们的地被无故霸占了!”
一个百姓愤怒地喊道。
“走开走开,县太爷没空见你们!”
衙役蛮横地说道,手中的棍棒挥舞着,威胁着百姓。
刘墉忍不住上前,义正言辞地说道:“光天化日,为何不让百姓告状?”
衙役瞪了他一眼:“你是何人?竟敢多管闲事!”
刘墉说道:“我们只是路过的行人,见此不平之事,自然要问一问”
。
这时,一个师爷模样的人走了出来:“吵什么吵什么!
都散了!”
百姓们无奈地散去,我们三人也离开了县衙。
“哥!
这县太爷如此作为,定要好好查查。”
我气愤地说。
“莫急,我们再去其他地方看看。”
刘墉说道,付钰也点头同意。
我们又来到一个小镇,这里倒是热闹一些。
刘墉看到一个卖菜的老农,便上前礼貌地问道:“老人家,这地方的官员如何?”
老农叹了口气,愁眉苦脸地说道:“还算过得去,只是税收有些重,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那些缺吃少穿又无地种的只能逃荒要饭去了!”
刘墉继续问道:“可曾听闻其他地方官员的事情?”
,老农想了想:“听说隔壁县(我们诸城县)的县令是个清官,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是个不错的官儿,可惜不是我们的太爷。”
老农说完叹着气摇了摇头。
我们三人谢过老农,继续前行。
就这样,我们一行东查查、西访访,一连在此查访了多日。
有人问,你说的这是哪里呀?怎么连个地名都没有呢?好吧,我在此告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