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书说道,讷勒自缢身亡,结束了他悲惨及辉煌的一生。
乾隆初期最大的政治风波总算结束了。
其实那个南方客商就是陈俊男,他也仅仅是个买卖商人而已。
只是乾隆知道了他的身份后一直想找到他。
而讷勒手下人看到了陈俊男,就给讷勒出了个李代桃僵的主意,可这个主意被刘墉破坏了。
事情结束后,乾隆论功行赏,首先给傅恒、刘统勋、达玛琦加官进爵,给予表彰。
赏了刘墉黄马褂一领。
我晋升为二等金牌侍卫。
西山锐健营统领瞻哈因未曾提前发现隐患降职使用。
乾隆奖惩完毕几天后一天傍晚,门房向刘统勋禀报傅恒前来拜访,刘统勋赶紧将傅恒请到前厅待茶说道:“傅中堂大驾光临,不知有何见教?”
“无甚大事儿,我以前没有和刘墉打过交道,只闻其声,未曾见过其人。
这次讷勒之事,刘墉果然胆识过人。
在下今儿个意欲见见刘墉,也想交交这个朋友?”
傅恒拱手说道。
刘统勋赶紧说道“孽子胡闹,怎能入得了傅中堂的法眼,来人!
把刘墉叫来!”
不一会儿,刘墉来到前厅,向傅恒和刘统勋行礼。
傅恒上下打量着刘墉,笑着说道:“刘公子果然一表人才。
刘墉啊!
此次挫败讷勒阴谋,你功不可没啊。”
刘墉谦逊地回道:“傅中堂笑话了,这全依仗皇上洪福,众将士用命,我不过出了点尽绵薄之力。”
傅恒点头称赞:“刘公子过谦了,皇上真没看错人。
我观你才智非凡,日后定当大有作为。
不过刘墉,你是如何博得皇上青睐的呢?”
“这——,这——,这我也说不清楚,草民实难告知!”
刘墉结结巴巴地说。
这里各位看官老爷可能也有这样的疑问。
自从乾隆第一次探访山东诸城逄戈庄,大家都看出来了,乾隆非常赏识刘墉,并且当时就封我作为五品护卫来保护刘墉。
此后刘墉以布衣身份初试牛刀,帮乾隆暗查山东官员政绩开始,就有大内侍卫暗中保护。
甚至在我和刘墉游历期间,也不乏有侍卫保护。
这就给各位看官带来了许多疑问,乾隆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如此重视一个布衣的刘墉呢?
下面我们就专门来讲一讲关于乾隆和刘墉的往来。
刘墉的父亲刘统勋在雍正二年考中进士,因其才学出众,被翰林院选为“庶吉士”
,担任翰林院编修,此时刘墉年仅4岁。
别看他年纪尚小,却已能熟练背诵《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等简单的书籍,在同龄人中堪称翘楚。
此后,刘统勋当值南书房和尚书房时,小刘墉便成为朝里朝外声名远扬的神童。
时日一长,次数一多,神童小刘墉的名声便传入了雍正爷和皇后娘娘的耳中。
经过雍正爷几次考察,发现小小年纪的刘墉确实聪明机敏、才华横溢,雍正爷对其赞赏有加。
于是小刘墉便获特旨得以进入“国子监”
。
由于刘墉被雍正爷及皇后娘娘的喜爱,刘统勋因此受到重用,随后被任命为“东宫詹事”
。
主要职责教导辅佐太子、管理东宫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