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坚定而温和,仿佛能包容一切,却又能洞察一切。
他的身旁,是即将与他一同踏上回京之路的二十名护卫,个个精神抖擞,整装待发。
他们身着统一的服饰,手持兵器,身姿矫健,展现出威武之姿。
我和付钰站在人群中,心情如同波涛汹涌的大海,难以平静。
回想起在安徽的这些日子,我们跟随刘墉大人经历了风风雨雨,有过欢笑,也有过烦恼。
如今即将离开这片土地,心中又有不舍。
“此番回京,不知前路如何,但我等定当尽职尽责,不负皇恩。”
刘墉的声音沉稳有力,虽然不大,传入每个人的耳中,都能激起勇气。
我们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齐声回应道:“愿随大人回京,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与此同时,一旁即将赴京赶考的举子们也个个意气风发,也要跟随我们一同进京赴考。
他们身着崭新的长衫,头戴小帽,怀揣着梦想与希望,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此次进京赶考,定要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一位年轻的举子激动地说道,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是啊,我们寒窗苦读多年,就盼着这一天。”
另一位举子附和着,手中紧紧握着书籍,仿佛那是通向成功的钥匙。
他们的心情如同燃烧的火焰,炽热而明亮,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刘墉大人看着这些充满朝气的举子们,鼓励道:“诸位学子,此次赴京,乃是展现你们才华之时。
望你们秉持公正之心,发挥所学,为国家效力。
切不可有丝毫懈怠,更不能为了功名而丧失了道德与良心。”
举子们齐声应道:“多谢大人教诲,我等定当努力!”
他们的声音整齐而洪亮,充满了决心和勇气。
此时,人群中的妻儿老小们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
“夫君,此去京城,定要照顾好自己,我和孩子在家等你归来。”
一位妻子拉着丈夫的手,眼中满是不舍与期待,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父亲,您放心去吧,孩儿定会努力读书,将来像您一样为国家做贡献。”
一个孩子仰着头,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紧紧抱住父亲的大腿。
而我,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幕,心中感慨万千。
想起自己在安徽的点点滴滴,有过汗水,有过欢笑,也有过泪水。
如今即将离开,虽有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
付钰在我身旁,也是心情澎湃。
“兄弟,这次回京,不知道我们又会有何变故?”
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说道,眼中尽是兴奋。
我重重地点了点头:“是啊,但愿我们能安安稳稳,不会有大的起伏。”
终于,出发的时刻到了。
刘墉大人翻身上马,一挥马鞭,喊道:“启程!”
队伍开始缓缓前行,马蹄声和车轮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首激昂的交响曲。
举子们也紧跟其后,他们有骑马的、有骑驴的、有坐车的、也有步行的,浩浩荡荡奔京城而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回头看了一眼渐渐远去的江宁府巡抚衙门,心中默默说道:“再见了,江宁府,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来!”
一路上,大家的心情都难以平静。
刘墉时而与护卫们交谈,时而和举子们交谈。
询问他们的近况,关心他们的家庭;时而思考着什么,眉头微微皱起,目光深邃而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