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和珅的势力更加强盛,在朝堂之中已经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步,可不能没人组织抗衡呀!”
刘墉听到我的话,微微点头称是。
于是,刘墉开始认真恢复身体,决定尽快投入到处理朝政之中。
为什么刘墉听到我的想法,很快就想尽快投入到为朝廷做事当中呢?此时的和珅,确实不简单。
和珅现在担任:吏部右侍郎,协助吏部尚书管理官员任免、考核等事务;步军统领,即九门提督,负责京师的治安和守卫工作,品秩正二品;崇文门税务总督,总管行营事务,负责征收崇文门一带的税务;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镶蓝旗满洲的军政等事务;正白旗都统,负责管理正白旗事务;领侍卫内大臣,负责统领侍卫亲军,保卫皇帝安全。
好家伙,和珅在短短几年内就身兼多职,实权在握。
如果刘墉还不振作精神,立即登场,恐怕这朝政一定会被和珅左右。
刘墉的病情稍有好转,就立刻走马上任户部侍郎。
户部事务繁杂,堆积如山的账目等着他处理。
他每日早早来到衙门,仔细核对每一笔收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贪腐漏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墉到任户部不久,便发现了一桩棘手的账目问题。
一笔巨额的军饷支出,账目却做得极为模糊,经手的官员们相互推诿责任。
刘墉敏锐地察觉到,这背后或许隐藏着巨大的贪腐案。
在调查过程中,刘墉遭遇了重重阻碍。
户部一些官员,不是对他阳奉阴违,就是暗中破坏他的调查计划。
有一次,刘墉好不容易找到了关键证人,可就在他准备询问之时,证人却突然失踪,只留下一封威胁信,警告刘墉不要再查下去。
然而,刘墉并未被这些威胁吓倒。
他深知,若不揭开这背后的黑幕,国家的利益将遭受巨大损失,百姓也会因此受苦。
他一边暗中安排我继续寻找证人,一边让拜唐阿从其他方面入手,试图找到突破口。
最终查明,这笔款项被人层层克扣中饱私囊了。
刘墉查清之后气愤不已,立刻在早朝上向乾隆奏了一本。
乾隆听完刘墉的参奏,龙颜大怒,猛拍御案,喝道:“竟有这等事!
户部乃是国家钱粮重地,尔等官员竟敢如此胆大妄为,公然贪墨军饷,是何居心!”
满朝文武皆吓得跪地不起,大气都不敢出。
和珅站在一旁,心中暗怨刘墉多事。
他还是义愤填膺地附和道:“陛下,刘大人所言极是,此等贪腐之徒实在罪不可恕,必须严惩以儆效尤。”
实则暗自盘算如何保住一些官员,将他们拉到自己身边。
刘墉趁热打铁,将调查所得的证据一一呈上,详细说明了涉案人员的名单以及贪腐的手段和金额后说道:“陛下!
正如和珅和大人所说,必须严惩。
故微臣以为,这些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不杀不足以正国法!
不杀不足以立皇威!”
乾隆看着那些触目惊心的证据,听着刘墉的奏陈,脸色愈发阴沉,当即下旨将那些贪官污吏斩立决……
这一下子,满朝文武皆大吃一惊,和珅被惊得目瞪口呆。
谁都没想到,刘墉的奏陈,会让乾隆当机立断。
更可怕的是,刘墉竟然对此案的细节了解得如指掌。
就当那些贪官污吏快要被斩的时候,其中户部的一个被斩郎中要求私下里见刘墉,为了免死,说有要事相告。
刘墉听到后就带着我和付钰到了死囚牢见他。
他见了我们后,看了看我和付钰,刘墉说我们都是自己人,不碍事。
于是他向刘墉讲了一个天大的秘密:这些贪官污吏把军费挪去,送给了一个人,那个人用这些钱购买军用物品。
而这个人,就是前太子爱新觉罗·胤礽的长子爱新觉罗·弘皙。
刘墉听后激灵灵打了个冷颤,心想:“我嘞个老天爷呀!
原来一直查的那个神秘人物原来是他?”
刘墉强压下内心的震惊,目光紧紧锁住那死囚,追问道:“你且细细说来,弘皙要这些军饷和军用物资究竟所为何事?还有,你们之间是如何联络的?”
死囚哆哆嗦嗦地说道:“小的也不太清楚他具体要做什么,只知道是大事。
我们都是通过一个叫福安的中间人联络,每次都是福安传达弘皙的指令,我们按要求把东西准备好交给他。”
刘墉沉吟片刻,又问:“以你所知,还有何人参与?而这福安如今在何处?”
死囚苦着脸道:“大人,小的只听说兵部也有人参与,其它的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