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金元点点头,又冲后面仆人喊道,“备酒菜,今日中午,请陈公子留下好好吃顿酒。”
陈吉发没想到这老小子突然如此热情,只好面为其难留下吃饭。
席间,陈吉发才知道夏金元为何突然如此热情。
原来,这老小子通过县里的关系,知道了陈吉发今年负责郑店的秋赋,一早就想请陈吉发商议秋赋粮的购销,只是没找到机会。
郑大少找到他,便正好借这个由头,逼着陈吉发来见他,然后磨他几天,从而借机压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想到,陈吉发直接抛出了精面方子这个大杀器,打乱了夏金元的计划,这才让老小子重视起来,同他平等相待,准备认认真真谈合作。
“您这办法脏了点,不过人还算直爽,态度还算真诚。”
“你们这些读书人肚子里都是弯弯绕,同你们比脏老夫还没这个本事,就只有直率点了。”
两人互相调侃,陈吉发觉得这老头越发有趣。
“说吧,粮食怎么个收法?”
“入仓价的一半。”
陈吉发瞅了他一眼,没有做声。
“你小子还是年轻。
老夫那个便宜女婿能坐到这个位置,每年也是要花钱的。
五成差价里面,他就要抽走二成。
剩下的三成,咱们俩平分。”
陈吉发还是摇头。
“入仓价六成五,您同仓大使分钱,陈某不收钱。”
“哟,小子挺有风度。”
“农为根本,秋收本就谷贱伤农,若一味压价,农民没有余钱,挣扎度日,便没有多的银子给周转,也就没有多的银子给我们赚。
陈某并非风度,只是看得略远些。”
“也行,既然你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老夫也让些利,七成,如何?”
“甚好!
夏叔叔果然是个爽快人。”
“哈哈哈,吃酒吃酒!
黄老板也是,不必客气!”
黄江海全程当了陪衬,插不上嘴。
对陈吉发卖掉精面方子的事情,心里还有些疙瘩,此刻也只能赔笑陪酒。
吃过饭,夏金元非要拉着陈吉发到他的磨坊去看看。
陈吉发本来事情很忙,但考虑到这个老头将来或许对秋赋有很大助力,于是同意了,只让黄江海先回去等他。
夏金元有自家的码头,货场、谷仓、磨坊、车队一应俱全,粮食加工业做到了左近八个县,已经有了后世粮食加工企业的雏形。
出于对陈吉发的重视,夏金元亲自带着他到磨坊区,就看见几排低矮的棚房,养了几十头毛驴,日夜不停的拉碾磨米磨面。
“这边看着阵仗大,其实效率远不及黄家的磨坊。”
夏金元今年四十有三,正是壮心不已的时候,此时便展露出他的野心来,“老夫早就算过了,这一片的产量,像黄家那种磨坊,二十台就够了。
若是能全部换成新磨机,老夫能把米面卖到江西去。”
果然是觊觎已久,难怪如此激动。
什么行会利益,什么故人旧交,在巨大的利润面前都不是事。
“您这地形比姐夫那边更好。
若是在这片区域盖棚子,磨机还可以做得更完备些。”
陈吉发边勘探边考虑,脑海中的系统已经开始自动生成设计图,“机器可以弄大一些,然后并联起来,四台磨机放在一间大的工棚里。
这样一班工人便可以照顾数台磨机,能省不少人工。”
“言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