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的在的。
这边请。”
王黑皮将两人带入后院,王大刀也在练功,虽然已经五十多岁,满身的腱子肉依然结实的很。
“哟,是两位少年英雄呀!”
王大刀拉过毛巾擦了擦汗,将手中沉重的大刀交给徒弟,“你们在苏家湾做得好大事业,怎么得空到王叔这里来坐?”
“想向您讨个建议。”
陈吉发恭敬笑道,“小侄不日就要进京赶考,想顺便路过南京,探探商路。
您走南闯北有经验,请您帮忙参详。”
王大刀坐在凉亭,王黑皮连忙给老爹和客人看茶。
“说说看,想了解哪方面的?”
“金口目前的生意,好些个都是从成都到南京的船帮在打货,许多原料也都是从船上来的。
晚辈留意了下进出的物料和价格,盘算下来,若是从江夏跑船到南京,中间的差价其实挺大的。
这个生意,不知道能不能做。”
王大刀咧嘴笑了笑,玩味的盯着陈吉发。
“若是好做,咱们镖局便可以歇业。”
“您是说,水匪路霸?”
“正是,洞庭有水匪,南直有路霸。”
王大刀把玩着几上的茶具,粗壮的手指捏着秀气的紫砂茶杯显得有些滑稽。
“洞庭湖上的渔民,白日里为良民,夜里就是水匪。
九江的钞关和沿途的巡检司,平日里为官,遇到外地商人便是路霸。
行商的差价,有大半是为了应付这些人。”
“九江钞关?”
“没错,船过洞庭,货价翻倍,钞关要占大头。
许多货船拿不到东进的船引,还要在九江卸货,转由下游的船舶接力,这其中的仓储转运成本,养活了数十万人。”
陈吉发有些咋舌,大明帝国辉煌的表象下,整个社会已经烂到了根子里。
“但是,也有人能赚大钱。”
王大刀意味深长的笑道。
“还望王叔教我。”
“简单,王府的船,水师的船,以及槽船。”
“这些船钞关不收税?”
“收,但三十税一,依法依规。
水匪路霸也会退避三舍。”
陈吉发默了片刻,说道:
“王府攀不上,水师够不着,那寻常人只有槽船。”
“没错。
现下秋粮征收结束,各地粮食都在陆续入仓,槽船往来,正是各地客商租船的好时候。”
“王叔可有熟悉的槽长?”
“有个小船帮同老夫算是本家。
要去看看吗?”
“还请王叔引荐。”
王大刀没说多的话,披上外套便带着三个少年赶往夏口港。
喜欢明末争雄请大家收藏:(aiquwx)明末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