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古代霸气的禁军名字 > 第69章 外交试探五(第2页)

第69章 外交试探五(第2页)

英国驻北京公使窦纳乐少校,他原来是英国驻开罗的总领事,他是一位非洲事务专家,据说他的越级擢升完全是出于一个误会,他本人也常开玩笑说他的任命其实是因为英国外相将名单搞错了,这才侥幸获得了这个职位。

对于此人,老一辈“大清通”、大清帝国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曾评价说:“窦纳乐的任命很值得关注,我辈之人多年来将中国人视为有文化和文明之民族的努力将被窦纳乐击败,因为此人对东方一无所知,而其工作方法是基于对付尼格罗人(非洲黑人)的经验”。

赫德的话并非是无端指责,窦纳乐在年的一份电报上就曾轻蔑的说:“欧洲或者任何文明国家的统治者都不会像这些人(指清廷)一样管理国家。将大清看成是一个文明国家实在是大错特错”。

法国的情况也很类似,在“大清通”施阿兰被调走后,接替他担住法兰西驻北京公使的是的是国会议员毕盛。

毕盛来自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虽然性格随和,人品不错,但由于欧洲外交官大都是贵族世家子弟,因此他的出身实在是不值一提。

毕盛的夫人是里昂一家着名餐馆老板的女儿,她为人热情善良,但她的出身也常被公使团的贵族圈子所嘲笑,甚至连其热情待客的习惯也被恶毒的解释为“生来具有的酒吧女风度”(暗指她家的餐馆业背景)。

更令人讨厌的是,毕盛为人吝啬,他在请客的时候常常在酒里掺水。对于这两口子,当时的毕盛被讽刺为“最不擅长外交的外交官,他来自政界,平民阶层的社会党,是一个有着大众文化背景的普通人。由于他自己没有风度,夫人又每每失礼给他带来麻烦,因而他不被同事喜欢。”

英法两国的公使到达奉天,戈辉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戈辉也从周玉坪派人送来的情报上,对这两位公使阁下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戈辉在未来的朝阳工业区里,实在没有给英法两国的东西,但他依然欢迎英法两国来朝阳工业区投资。对于这两个老牌殖民主义国家,戈辉对他们一点好感没有,反而心中充满了仇恨。

一八四零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一八五六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对这两次鸦片战争戈辉一直耿耿于怀,他誓总有一天他要全数拿回来,让大英帝国博物馆里没有一件来自中国的藏品。

两国公使很干脆,在奉天休息两天后,立即派人送上了拜帖。

戈辉立即就答应了,随时恭候两国公使阁下的莅临,同时,依然把本次会谈定性为“非正式”。

收到戈辉的回复后,第二天,英法两国公使就一起来到了戈辉的总督衙门。

今天陪戈辉接见英法两国公使的依然是孙婉儿。把两国公使带到会客议室的是副官田劲。

英法两国公使一副趾高气扬的做派,连正眼都不瞧田劲一眼,田劲并没有觉得任何不快,反而在心中觉得这两个洋人好笑,样子像小丑一样,但在脸上却一点也没有表现出来。

见到戈辉后,两国公使依然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戈辉对这两个人也不客气,他有必要给这两个强盗一个下马威,所以只是伸手示意他们二位请做,然后自己就先做下了,他并没有主动上前握手或抱拳的意思。

田劲离开会客厅后,立即命令总督卫队的士兵齐唱《国际歌》,雄壮的歌声很快从后院传进了戈辉的会客厅。熟悉的旋律立即把法国公使毕盛震在那儿了,一时间都忘记坐下了。

英国公使窦纳乐也曾听过这歌,也知道这歌所表达的意思,他也被震惊了。更让他不能理解的是,这个小总督是从哪里得到这歌的呢,而且还译成了汉语,一个大清国的小总督,居然让士兵唱这样的歌,难道就不怕北京那个老太后生气吗?

这《国际歌》让两位公使颇感意外,这个小总督和北京的清廷官员不一样啊,居然敢让士兵唱这样的歌,而且还没有对他们卑躬屈膝,难道是年少不懂礼仪?他们看戈辉和另外一位小姐坐下了,他们心中虽然也十分的不快,但也只好尴尬的坐下了。两个人都想着接下来再给戈辉还以颜色,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接下来戈辉根本没有给他们还击的机会。

孙婉儿看戈辉先坐下了,她也坐下了,看着两个洋人的样子,心中别提多高兴了。他很佩服戈辉给这两个洋人不轻不重的下马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家坐定后,总督府里的下人很快送上了茶点。

歌声还在继续,英法两国公使此时虽然坐下了,但在心中还在回味那歌,心中更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戈辉看着下人出去了,他先开口了。

今天戈辉没有像和德美日三国那样绕弯子,而是单刀直入:“非常感谢两位公使阁下,从百忙中抽出时间,不远千里来到边荒塞外,真的是很给我戈辉面子,我知道两位的时间宝贵,我的时间也十分的宝贵,我们就不要说一些没有营养的客套话了,没有必要在这个上面浪费时间,我们直接进入主题吧。”

英法两国公使已经微微一怔,刚刚坐下,还没进入状态呢,怎么就要进入主题呀?开场时废话连篇不正是外交接触时必须要走的过场吗?这样正好为主题进行铺垫吗?在进入主题前,先天南海北东拉西扯一番,先沟通一下感情,再互相吹捧一阵,等铺垫的差不多了,再水到渠成的引入正题,这才是一贯的套路,大家一向是这么干的,看来今天这个小总督是打算不走寻常路啊。刚一开口就进入主题,连一点高深莫测的感觉都没有,两个人不约而同的产生一种无味的感觉。但是,英法两国的公使也同时对戈辉流利的英语心中暗暗佩服,犹豫了一下后,两个人还是同时点点头,表示同意戈辉的说法,愿意听戈辉详细道来。

于是戈辉直接向英法两国公使说明了他计划在朝阳设立工业开区,洋洋洒洒的介绍了近一个多小时,把自己在头脑中构思已久的设想,详细的说给英法两国公使。希望英法两国能来朝阳投资,当然,这也是英法两国进入东北的一个绝好的机会。戈辉还详述了工业区的具体职能,还有工业区要建成什么样子,总之尽量说的非常美好,非常需要英法两国帮忙,换而言之,英法两国在东北的机会非常的多。

英法两国公使立即对戈辉设立工业区的想法产生了深厚的兴趣,而把对戈辉“还以颜色”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正如戈辉所说,那是进入东北的一个大好的机会,这个机会一定不能错过了。但是,两个人也同时想到了俄国,这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所以,英国公使窦纳乐疑问道:“你这样做就不怕俄国人不高兴吗?”

戈辉淡淡一笑:“我和俄国人现在处于合作关系,我们各取所需,合作的还算愉快。我相信在成立工业区的问题上,俄国人不会有太大的反应,请相信,我能搞定这只‘笨熊’的。”戈辉特意强调了一下‘笨熊’两个英文单词,语气中一副完全瞧不起的样子。

戈辉的话,让英法两位公使心中暗暗吃惊,这个小总督也太狂妄了,居然用“笨熊”来比喻俄国,他们心中对戈辉立即轻视了许多,他们认为戈辉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慈禧太后认命这样的人当东北三省的总督,实在是个败笔。但让两个人不理解的是,这样一个不着调的小子,居然要成立工业区,想想两个人都觉得好笑。可话说回来,借着这个傻小子的光,英法两国把脚伸进东北,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喜欢禁卫军请大家收藏:dududu禁卫军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