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是春末,农户尚有余粮,米粮铺子里的客人并不多。
这年月很少有农户花钱买米吃,基本都是镇上没有地种的居民来买。
店里只有一个店小二和两个客人,赵书屿环视一周,现铺子里的粮食种类还挺多。
每只桶上都插着标价的木牌,一斤糙米文,一斤新米文,一斤精米文,一斤苞谷面o文,精米细面o文。。。。。。
这精米的价格实在是贵,竟然是普通新米的三倍,是糙米的五倍,难怪普通农户吃不起。
这两天吃的是王张氏借的糙米,赵书屿实在是吃不惯,钱该花还是得花,吃不起精米普通新米还是可以的。
赵书屿买了十斤新米,五斤精米外加五斤精米面,家里小崽儿实在是太瘦弱,得吃点精米细面养养身体,不能苦了孩子。
买完米面,又去杂货铺花了五十文买调料和香料,没有调料赵书屿也是巧妇难为,做出的东西自己吃得都难受。
接着去成衣铺子买了两身麻布衣,方便之后进山打猎。
想着又给赵书岩买了两身衣服,成衣还挺贵,花了oo文钱,这还是给抹零了的。
只怪赵书屿没有点亮针线技能,这钱省不了。
东市是平阳镇的流动摊贩聚集区,附近的村民会把自己采的野菜、山货拿来摆摊卖,只需要交十文钱就可以租个摊位。
和现代社会赶早集一样,东市都是早上人多,住在镇上的人家一般都不种地,都会赶早出来买新鲜的蔬菜猪肉。
赵书屿将整条市集都逛了一圈,心里盘算着能做个什么生意赚钱。
看到一个眼熟的同村长辈和小孩在吆喝叫卖,赵书屿笑着打招呼。
一路逛到猪肉摊子,赵书屿想着要把家里小崽儿需要营养,猪肉也得买点回去换换口味,老是吃野鸡野兔会腻味。
猪肉价格贵,买的人虽然多,但都买的少,轮到他时摊子上的猪肉都没怎么少。
赵书屿跟着队伍排到摊子前,桌上摆着大半扇猪和几根大骨头,还有很大一块猪板油没动,地上一个大木盆里装着猪下水。
李屠户见赵书屿不说话,还是生面孔,主动介绍。
“今天赶集的人少,猪肉卖得便宜些,o文一斤,大骨o文钱一根,客官要多少?”
赵书屿盘算了一番,“我要五斤猪肉,三根大骨,还有那块猪板油也都要了,老板把盆里的猪下水送我做搭头可以吗?”
“这猪下水难吃的很都没人买的,小哥是打算拿回家喂狗吗?我家狗都不吃的,不过小哥这么爽快,我就送给你了。”
李屠户家三代人都是养猪做屠户的,以前也低价处理过猪下水,好多次被客人拿回来要求退钱。
见赵书屿买了这么多猪肉不像是要自己吃猪下水,爽快的答应了。
一边说着,一边手脚麻利的割了五斤猪肉拿麻绳绑好,又拿出荷叶将猪板油和大骨包好,猪下水还特别多包了两层。
“五斤猪肉o文,三根大骨o文,猪板油o文一斤,这有五斤多算您o文,诚惠o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