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厂长把几个困难户聚在一起了解情况。张大民旁边的大哥一站起来就哭诉:“厂长,我家孩子得了肝炎,老婆没工作,这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可就在这时,他的呼机响了,大哥慌乱地看了一眼,匆匆出去接电话。
张大民心里明白,这补贴是指望不上了。他只能另想办法,四处打听有没有赚钱的门路。后来,他跟着一个朋友进了些小百货,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去各个小区推销。
“大妈,您看看这梳子,质量可好了,不伤头,便宜卖给您。”
“大爷,这手套冬天戴着可暖和了,来一副吧。”
虽然每次赚得不多,但总能补贴一点家用。日子就在这忙碌与艰辛中一天天过去,张大民和云芳相互扶持,咬着牙坚持着。
亲情的纠葛与温暖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渐渐长大,家里的矛盾却似乎从未减少。二民找了个山西对象,张大民心里一百个不愿意。
“二妹,咱家条件是不怎么样,可咱毕竟是城市人,你嫁那么远,万一受委屈咋办?”张大民苦口婆心地劝。
二民却铁了心:“我乐意,你别管。”
母亲也来劝:“听说山西那地方,每顿饭都得喝碗醋,你喝得惯?”
二民根本不听,拎着包就走了,连个招呼都不打。母亲难过地直哭,张大民在一旁安慰:“妈,您别伤心,二妹长大了,她自己的路让她自己走吧。”
三民这边也不省心,他老婆是个厉害角色,整天在家里闹腾。新婚燕尔,小两口一折腾就是一宿,和张大民他们就一板之隔,吵得大家根本睡不好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大民实在忍不住,找三民下了趟馆子,想委婉地劝劝他。点了盘炒腰花,张大民说:“三民,你看你最近累的,脸都白了,吃点腰花补补,晚上别太累,让弟妹也顾全一下大局,咱这一大家子人呢。”
三民却没听出他的意思,还嫌腰花骚气:“哥,这有啥好吃的,我不爱吃。”
张大民无奈,只好把话挑明:“三民,咱这房子就这么大,大家都得互相体谅,你们这么闹腾,大家都睡不好。要是在国外有个大别墅,你们随便闹腾,可现在不行啊。”
三民一听,委屈上了:“哥,我咋闹腾了,我们正常过日子呢。”
张大民气得差点拍桌子:“还不闹腾?天天晚上吵得人没法睡,这叫正常?”
“两人不欢而散,张大民回到家,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叹气。云芳轻轻握住他的手:“大民,别气了,日子再难,咱们不也这样一步步走过来了嘛。三民他们还年轻,不懂事,说不定过阵子就知道收敛了。”
张大民翻过身,看着云芳略显疲惫却依然温柔的面容,心里的气消了几分,闷声说道:“我知道,可这日子过得,咋就这么让人憋屈呢。咱辛辛苦苦为这个家,他们咋就不能体谅体谅。”
云芳抬手轻抚着张大民的额头,就像在安抚一个受伤的孩子:“咱家人多,磕磕碰碰难免的。你看,小树最近又长高了,会背好几唐诗了,等他长大了,咱们的苦日子也就熬出头了。”一提到儿子,张大民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光亮,嘴角微微上扬:“是啊,小树是个机灵鬼,前天还跟我说长大要给咱们买个大房子,带院子的,让全家人都住得舒舒服服。”
正说着,外屋传来母亲的咳嗽声,张大民和云芳赶忙起身出去查看。只见母亲坐在藤椅上,手里拿着件旧毛衣,正借着昏黄的灯光缝补着。
“妈,这么晚了,您咋还不睡?”张大民走到母亲身边,轻声问道。
母亲抬起头,目光在张大民和云芳脸上停留片刻,缓缓说道:“人老了,觉就少了。刚听到你们回来,想着是不是又闹别扭了,我这心里啊,就不踏实。”
张大民蹲下身,握住母亲的手:“妈,您别操心了,我和三民就是说了几句,没啥大事。您早点睡,别累着了。”
母亲轻轻拍了拍张大民的手:“大民啊,妈知道你不容易,这一大家子都靠你撑着。三民他们不懂事,你多担待着点。要是有气,就冲妈撒,别憋在心里。”
张大民眼眶一热,连忙摇头:“妈,您说的这是啥话,我怎么会冲您撒气呢。您放心,我心里有数。”
安抚好母亲,张大民和云芳回到里屋。躺在床上,张大民却久久不能入眠,脑海里不断浮现出这些年家里的点点滴滴:二民倔强地远嫁山西,走的时候连头都没回;三民新婚的折腾,让大家苦不堪言;还有厂里越来越差的效益,微薄的工资,每次为了几块钱算计的窘迫……这一切就像一团乱麻,在他心头缠绕。
不知过了多久,窗外泛起了鱼肚白,张大民才迷迷糊糊地睡着。刚睡没多久,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他披上衣服,趿拉着鞋出去开门,只见邻居小胖一脸慌张地站在门口。
“大民哥,不好了,你快去看看吧!咱胡同口那棵老槐树被风刮倒了,砸坏了好几户人家的房顶,我爸妈都被困在屋里了!”
张大民一听,睡意全无,二话没说,跟着小胖就往胡同口跑去。到了地方,只见那棵平日里为大家遮风挡雨的老槐树横躺在地上,巨大的树冠压垮了几间平房的房顶,砖瓦散落一地。小胖的父母在屋里惊恐地呼喊着,周围邻居们都围在四周,却一时束手无策。
张大民环顾四周,看到旁边有根粗壮的绳子,他灵机一动,大声喊道:“大伙别慌,咱们把绳子拴在树上,一起把它拉起来一点,先把人救出来!”说罢,他捡起绳子,一头系在树上,另一头招呼着邻居们一起拉。众人齐心协力,费了好大的劲,终于把树干抬起了一点,小胖和几个年轻人趁机钻进屋里,把被困的人救了出来。
等把人都安顿好,天已经大亮。张大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云芳早已准备好了早饭,看着他满身的尘土,心疼地说:“大民,快去洗洗,吃口热乎的。”
张大民简单洗漱后,坐在饭桌前,刚吃了几口,三民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哥,我听说胡同口出事了,你没事吧?”三民一脸关切地看着张大民。
张大民微微一愣,没想到三民会来关心自己,心里涌起一股暖流:“我没事,人都救出来了,就是有点累。”
三民坐到旁边,犹豫了一下,说:“哥,昨晚……是我不对,我不该跟你顶嘴,没考虑大家的感受。我回去跟我媳妇说了,以后晚上我们尽量小点声。”
张大民看着三民,欣慰地笑了:“三弟,你能这么想就对了。咱们是一家人,就得互相体谅,互相照顾。”
三民点了点头:“哥,我知道了。以后家里有啥事儿,你尽管吩咐。”
就在这时,五民从西北农大寄来了一封信。张大民打开信封,看着弟弟熟悉的字迹,眼眶渐渐湿润。五民在信里说,他在学校一切都好,学习成绩优异,还参加了各种社团活动。他知道家里困难,所以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不仅能自给自足,还攒了点钱准备寄回家。他告诉家人,等他毕业了,就回来建设家乡,让全家人都过上好日子。
张大民把信念给大家听,屋里弥漫着一股温馨与感动。母亲擦着眼泪说:“我这几个孩子啊,虽说平时爱闹点别扭,但关键时刻,还是心连着心。”
云芳笑着说:“是啊,咱们家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张大民望着窗外,阳光透过斑驳的云层洒在胡同里,他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日子虽然依旧艰辛,但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
喜欢故事三百六十五请大家收藏:dududu故事三百六十五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