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代久远的野史传说,不知道也很正常。
“虽然我不知道,但是李师傅在镇子上住了几十年,他肯定清楚。”
巴勇晃了晃脑袋,指了指角落中躺着的老人,醉眼朦胧地说道。
楚远盯着仿佛睡着的老人,两眼微眯,其实在他进来时,已经发现这人的不同寻常。
“老楚,有什么不对劲吗?”
胖子心思灵活,他看出楚远的神情,不由地主动开口问道。
楚远没有立刻回答胖子,反倒是指着酒馆大堂的收银台上的一个‘黑匣子’。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胖子精神一震,虽然他不知道这具体是什么。
但还是能看出这通体黑色的紫檀木匣子,年代久远,是件不可多得古物。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个宝贝,竟然光明正大的放在大堂内。
可见,这老酒馆内的老板,不是常人!
想到这,胖子见幺妹不在附近,便端起酒杯来到收银柜台前,端详着紫檀木的匣子。
只见这匣子上,布满蜂窝状的窟窿,像是用刀子戳出来的,毫无规则。
看的胖子不禁面露几分心疼之色,这什么人手这么欠,实在是可惜。
楚远看着这老头身份来头肯定不小,这紫檀木匣子像是养蜂人的蜂箱一般。
恐怕这老头是来自蜂窝山的顶上元良啊,同是七十二行手艺中人。
他估计刚才老头听到自已是考古专家,估计才起了奉上好酒,诚心招待的心思。
既然能在这么偏僻的地方,遇到同道中人,楚远自然也不藏着掖着,大声道:
“途经高山抬头看,山上一面金字牌;金字牌后银字牌,排排都是蜂字头。”
这是倒斗的切口,意思就是我已经看出您老的身份了,没必要藏。
本事休息的老头,听到楚远这话,猛地睁开眼睛,坐起身来,上下打量楚远。
随后,便将信将疑地反问道:
“一面镜子两山照,照出金风吹满面;不知哪路过蜂山,识得金银蜂字牌。”
这老头也是引用山经的黑话,在反问楚远的身份。
想到这,楚远直接开口回答:
“风里鹞子随山转,打马加鞭赶路程;队伍不齐休见怪,礼貌荒疏勿挂怀。”
老头听到这,更是神色更是诧异,缓缓走到楚远的面前,又问:
“山上山下所为何来?”
“不上不下,想请蜂匣。”
楚远神情自若的回答道,两人这一问一答,反应都是极快。
说到这,老人已经基本猜到楚远的身份,脸上的神情也是放心不少。
见楚远和胖子年纪轻轻,他下意识地问道:
“蜂爷好见,蜂匣难请,不知请去了有哪般作为?”
听到这话,楚远顿时眉头微皱,探查地仙村古墓自然不能随便泄漏,便敷衍道:
“茶留名山客,门迎五湖宾。
皆是山中人,何必问苗根。”
老人看楚远脸色微变,不由地轻声笑道:
“还真是贵客登门,你这小哥,是二十年来第一位登门的同道中人。”
想到这,老人连忙冲着后厨大喊一声:
“幺妹,别忙了,收拾下,快把贵客带到贵宾室里去。”
说完,老人对楚远三人歉意一笑,率先进入老酒馆的后屋。
胖子和巴勇对视一眼,两人表情一脸懵懂,刚才一番后更是听得云里雾里,不知何意。
不过,胖子眼珠子一转,他知道楚远和老头说的肯定是摸金行当里的黑话。
看来,是查到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