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星河走到院里,抱怨肚子饿,却又不知道有没有早餐供应。
“我煮了稀饭,想吃就去灶台舀一碗,不过条件有限,别嫌弃。”
徐大夫隔着帘子喊了一声,让他们自行去弄。
“小米粥,也还不错,总比泡面强。”
傅星河拿到碗后,一口口咽下去,感到踏实许多。
直到这时,诊所外也没出现可疑人物,说明暂时安全。
大家最大的问题是缺钱,必须想办法在这里逗留期间,能拓展生存资源。
“要不我给四周做公益义诊,收点诊金,算是补贴,就说是你朋友的临时请来。”
舒静娴提出这个念头,觉得既能帮助村民,也能给自己增加一点生活费,岂不是两全其美。
徐大夫听完,只是拿出一沓空白处方单,让她随便发挥,他不反对。
于是舒静娴在门口贴了张小纸,写着外科简易诊治,欢迎咨询,这种方式还真吸引几位村民。
一上午时间,就收了小额诊金,买些必需品绰绰有余。
傅星河终于笑出来,觉得嘉许舒静娴的思路果然靠谱。
“你们别指望靠我赚多少钱,一切只是临时过渡。”
舒静娴说到这里,也没停手,继续给新来的患者包扎伤口。
下午时分,傅衍礼也没闲着,他帮徐大夫理顺诊所药柜,顺便补点账务报销单,试图融入这里的生活。
这微妙的相处,让众人保持一种怪异平衡。
“我这儿宽带太慢,只有一台旧电脑,网速时断时续,你们要不要试试。”
徐大夫终究还是提供了重要帮助,他指着前屋角落的老电脑,让傅衍礼过去看看。
“能连上外网就行,不需要多快,只要能上传文件。”
傅衍礼迫不及待,他拿着U盘插上去,果然发现可以简单上网,只是速度比蜗牛还慢。
趁着网络还在,他把部分财务证据压缩后,上传到海外的安全邮箱,想先进行二次备份。
文件传到一半断线,他只能不断刷新,耐心等候。
坐等将近两个小时,才算勉强传完几百兆的资料,让他心里踏实几分。
等一切搞妥,他伸腰活动筋骨,心里琢磨后续要如何与外界对接。
“下次再发更大文件,不知道要多久,你可别急坏了。”
徐大夫在旁边翻看药书,也算默默给他们提供方便。
另一边的小院里,舒静娴刚送走一名大爷,对方付了不多的检查费,但足以给小队添几包泡面。
她渐渐习惯这种日常,暂时忘却外面的阴影。
此刻,傅星河坐在竹椅上,抱着一堆账单核对细节,时不时拿笔做标记,表情专注。
这样的协同工作,似乎让所有人都找到一个临时安身之所。
黄昏来临,小院里余光浅淡,徐大夫让他们上前屋一起吃晚饭。
那是煮烂的蔬菜粥,还有几块咸萝卜。
虽然清淡,却让人心底一暖。
“吃过饭,咱们把今晚要做的事商量一下,你们准备忙什么?”
徐大夫主动问了几句,显然想对三人的处境略知一二。
“我们得赶紧再联系一位朋友,看能不能把后续证据递到关键部门,这事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