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兴建道院的事,一开始盛瑾是不知道的,主要是皇帝想给盛瑾一个惊喜。
确实挺惊喜的,自天下开始供奉盛瑾,盛瑾的功德条每日都要往前爬那么一点。
本来以为就是皇帝巩固政权的手段,没想到自已是真的受益了!
天道有些酸涩,它看得更清楚些,漫天的香火升腾,往盛瑾汇集,变成金光融入盛瑾神魂之中,若是几百上千年的供奉下去,说不定盛瑾真要成神?
这事是盛瑾的机缘,而且此界若有人成神,对它也是好事的,于是它什么也没说。
瑞熙二年,昭明书院的第一批学子也已经毕业了。
当初他们才入学不到两月,两国大战爆发,等第三月第二批学子入学,三十位学
子就成了学长,两国战乱开始的快,结束的也快,一年出头,齐国的地盘全部纳入了昭国的版图。
他们还没毕业,就陆续被派出去实习,如今到了毕业的时候,一个个身经百战,老官场人了。
可就是这样,也少不了老老实实回书院做学业总结,又叫外头人看了一场热闹。
当然,他们的师弟们也秉承书院传统,师兄们受的苦,他们也半点没少受,尽管如此,每年来书院报名的学子还是数不胜数,与先前不同的是,如今报名的人里,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可不少,而且占比逐年递增。
瑞熙五年,五月初一,国师夜观天象,以奇门之术占卜,得出预言:
“海外有地,土地肥常,粮食一年三熟,且每亩产量高达五百斤。
有物土豆、红薯,可果腹,亩产千斤。
更兼那方宝地,黄金美玉俯拾皆是,奇珍异宝数不胜数。”
预言一出,五月十二,数万百姓聚于京都,请求皇上发兵海外。
皇帝心系百姓,当日下旨,立刻调兵遣将,不日发兵,为昭国百姓寻来仙种。
消息传出来,全国各处灵山道院的香火又盛了几分。
六月初,二十艘海船于临海郡正式下水。
这船底尖上阔,首尾高昂,两侧有护板,吃水也深。
水密隔舱结构,龙骨突出,还是双舵的设计。
从盛瑾心声中得知海外之事后,大昭就一直在研究海船。
皇帝一点没舍不得花银子,除了养兵,大头都花在造船之上了,为此还单独创建了一个造船的部门。
上头看重,银钱上给力,又将全国的能工巧匠召集于此,几年下来,海船不知道更新换代了多少个版本,花费的银钱数不数胜,好在,终于有了结果。
这二十艘海船被皇帝命名为“丰收号”
,这些年里不只是造船,齐国已平,水军的训练也没落下,这不,船一造好,水军也立刻配备上了。
二十艘船并不是造船部的底线,但这是皇帝的底线。
他年龄不小了,也就是这几年事事顺心,又修身养性,各种调理身体,才活到了如今。
要知道,在盛瑾的心声里,他前几年就该马上风没了。
皇帝实在是等不及了,他生怕自已熬不到紫云界升位之时,若是这般,他死不瞑目!
因此船做好了,他便命令造船部紧赶慢赶出二十艘船来,有生之年,他必须看到海外也纳入昭国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