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那五十斤粗盐之外,货郎小哥还特意为林梦芮带来了一把崭新的秤。
这把秤是林梦芮特别嘱咐的,因为她一直以来都用老村长家的秤来称量野菜和粮食,那把秤已经陪伴了老村长好几十个年头,磨损得相当厉害。
林梦芮心里一直觉得有些过意不去,毕竟老村长从来没有抱怨过,总是慷慨地让他使用。
因此,林梦芮决定自己也应该有一把秤,这样既方便又不会总是麻烦老村长。
林梦芮迫不及待地拆开了货郎小哥带来的包裹,一把闪亮的新秤映入眼帘。
她小心翼翼地拿起秤,仔细地检查了秤杆和秤盘,确保一切完好无损。
然后,她用这把新秤称量了二斤粗盐,用麻布仔细地包好。
她转头对长子孙大壮说:“大壮,你拿着这二斤盐,还有老村长家的秤,去老村长家一趟。”
林梦芮接着解释道:“我用了老村长家的秤那么长时间,这二斤粗盐算是表达我的感谢。”
她希望老村长能够接受这份微薄的礼物,毕竟在村子里,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是极其珍贵的。
孙大壮听到林梦芮的安排,立刻按照母亲的指示,拿起包裹和秤,快步跑向老村长家。
村民们纷纷从各自的家中赶回,有人从布袋里掏出铜钱,还有人从竹篮里拿出坛坛罐罐。
“林娘子,这是文钱,麻烦你给我称一斤粗盐。”
许婆婆一边说着,一边将铜钱和她那已经有些磨损的盐罐子一起递给了林梦芮。
林梦芮微笑着接过许婆婆手中的钱和盐罐子,她熟练地操作着秤杆,准确地称出了一斤粗盐。
然后,她小心翼翼地将粗盐倒进了许婆婆的盐罐子里面,确保没有一粒盐粒遗漏。
在林梦芮忙碌的同时,村民们陆陆续续地到来。
他们排成了一条队伍,每个人手里都拿着钱和盐罐子,等待着购买物美价廉的粗盐。
队伍中有人是来为家里补充日常所需的,也有人是为即将到来的农忙季节做准备。
“林娘子,我这有文钱,给我来三斤半粗盐。”
一个壮实的汉子大声说道,他需要更多的盐来腌制食物。
“好的,马上就好。”
林梦芮回应着,她迅地称好盐,然后递给了那位汉子。
汉子满意地接过盐,将它小心地装进自己的布袋里。
随着时间的推移,半麻包粗盐逐渐减少。
村民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交易进行得井然有序。
很快,半麻包粗盐被一抢而空,没有买到粗盐的村民则是一脸的沮丧,他们围在林梦芮的摊位前,好像损失了一套大房子一样,心里充满了失望。
“林娘子,下次什么时候还有盐卖啊?明天有吗?”一个年轻的母亲焦急地问问道
“放心吧,明天会有,还是五十斤,我跟货郎小哥说过了。”
林梦芮温柔地回答,她知道现在正是赚钱的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