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好,太多的事,贫道无法参与,此次贫道出一入世,却能得机缘,却让贫道参悟入世之道,让贫道受益匪浅!子煜,因火云洞之事,贫道前来朝歌护你周全!”
殷子煜听后顿时大为高兴:“有金灵老师在,子煜自可安然无忧,请老师在祭典司静室修行,子煜也可随时请教!”
金灵圣母此刻心中也是颇为激动,跟殷子煜的寥寥数言,便让金灵圣母有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领悟。
原本金灵圣母对待封神的领悟也是很晚。
闻仲别杀之时,金灵圣母没有出关,一气仙余元被杀之时,金灵圣母也没有出关。
而到了诛仙剑阵之后,金灵圣母才算是醒悟,这场量劫就是对截教的一场绞杀。
殷子煜一番折腾,如同是蝴蝶的翅膀,让通天出现了新的领悟,也让金灵圣母有了新的领悟。
新的领悟则是因火云洞的你死我活,或许在根本教义上,两教已经无法共存了。
暂时金灵圣母还无法真正的领悟到如此严肃的状态,目前,早些斩尸对于金灵圣母很是重要。
当下,金灵圣母立刻在祭典司之中的静室之中开始闭关。
祭典司乃是大商气运流转之处,对于金灵圣母而言,更是有无数的好处。
而此时,姬昌则跟崇黑虎来到冀州讨伐苏护,首先,姬昌写书信一封送到苏护这里。
“今陛下广选淑媛,乃人君之常礼,公卿士庶之家,岂得私匿美色?足下有女贤德,陛下青眼有加,本是陛下恩泽,何故抗旨不遵,更公然忤君?此举若触天威,九族难安,非智者所为也。昌知公心中不忿,然君臣大义,高于泰山。昔夏桀暴虐,商汤犹尊其位;今陛下虽有失德,然成汤基业,岂可数言而废?公若三思,当知进女入宫,实有三利:其一,令爱得侍君侧,荣宠加身,公为国戚,食禄千钟,贵显于天下;其二,冀州重镇,得保无虞,阖府上下,免受兵戈之扰;其三,罢征伐之师,免百姓涂炭,止三军流血,此乃仁者之德。。。。。。。。。”
姬昌书信送入冀州城,而苏护见此情景,知晓若是不从,则冀州无存。
无奈之下,姬昌唯有答应,将苏妲己送出,让姬昌送往朝歌。
当姬昌父子送苏妲己进入朝歌之后,立刻就吸引的帝辛,立刻纳入后宫,夜夜笙歌。
而费仲尤浑则是启奏帝辛,言说姬昌背后辱骂陛下昏聩误国,成汤江山亡矣。
帝辛听后,顿时大怒,将其父子囚禁在朝歌一处。
而此时的西岐,则是有二公子姬发掌管西岐一切事物。
同时,姜子牙也已经下山,投奔到朝歌郊外的拜兄处。
姜子牙的拜兄宋太公如今接近百岁,虽不修仙,却也身体壮实,见姜子牙拜师学艺归来,自然是高兴。
如今得知姜子牙是天仙,倒也没有太过惊讶。
对于如今的大商而言,仙人很多,并不是多么了不起的。
仙凡混居已久,凡人也没有对仙人有多大的仰慕之心。
宋太公见到姜子牙,自然是高兴万分:“贤弟既已下山,愚兄定当为你寻一门好亲事,也能有人照料贤弟!”
姜子牙连忙推辞:“兄长好意,小弟心领。只是姜子牙已过鲐背之年,且一心向道,不愿耽误人家姑娘。”
然而宋太公却执意要为他操办婚事,无论姜子牙如何推脱,都无济于事。
在宋太公的张罗下,没过几日,姜子牙便与一位妇人成婚。
成婚之后,姜子牙的夫人得知丈夫曾是修道之人,则对姜子牙说道:“夫君既是仙人,定有非凡本事。如今朝歌正在修建摘星楼,陛下广纳贤才,夫君何不去那摘星楼谋个差事?也好施展你的本领,光宗耀祖!”
姜子牙无奈,只得应下。
次日,姜子牙来到摘星楼工地。
整个摘星楼可谓是壮观至极,无数仙人御剑飞行,驾云穿梭,手中各色法宝光芒闪烁,或搬运巨石,或雕琢梁柱,或绘制仙纹。
巨大的楼体已初具规模,直插云霄,每一块砖石都蕴含着无尽的灵气。
姜子牙立于云端,双手托举着一块刻满符文的玄铁梁柱,罡风卷着他稀疏的白发肆意翻卷。
远处传来修士们催动法宝的呼喝声,混着灵木撞击的轰鸣,在他耳中化作刺耳的聒噪。
“贫道姜子牙身怀昆仑妙术,通阴阳、晓八卦,自圣人处下山,岂能在此为昏君修筑楼阁?若是如此,岂不是丢了师尊脸面?”
此刻的姜子牙,心中可谓是满腔的愤怒之色。
再也无法再朝歌待下去了,当即决定,早些离开朝歌。
元始天尊命姜子牙下山时嘱托:“顺应天时,辅明君、立封神!”
自己阐教亲传弟子的身份,本该是执掌封神榜,而非在这帝辛的玩乐之所,做这苦力营生。
“这帝辛如此无道,亵渎圣母,又修建如此仙楼,就连这亚相比干,竟也主动为其修摘星楼,寻美色填充后宫,如今一见,足矣知晓,这成汤气数将尽,帝辛昏聩无道,当是寻找明主之时!若是在此虚度光阴,岂不误了封神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