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年代缺德反派们长命百岁了全文阅读 > 第41章 大队里的土高炉(第2页)

第41章 大队里的土高炉(第2页)

孟秋丰回了屋,他得早点睡,明天还得去城里开会。

刚农忙完,社员们集体休息三天。

孟秋丰一大早就坐着牛车去了县城。

孟秋实带着徐春花和孩子们走在前往县城的路上。

快到城里的时候,徐春花捂住了口鼻,天空中冒着黑烟,熏的人眼睛难受。

有阵子没去城里了,这城里怎么变成这样了。

孟鱼把脸埋在徐春花怀里。

“这……”徐春花停下了脚步。

孟秋实眯着眼:“来都来了,走吧。”

进了城里,随处可见的土高炉,青壮年们卖力的忙活着。

孟秋实和徐春花走进了国营饭店,县城里有两家国营饭店,最远的那一家国营饭店是孟秋灿的丈夫刘宏工作的地方。

孟惟好奇的盯着外面:“爸爸,外面这是在干什么呀?”

孟秋实摸了摸孟惟的头顶:“我也不知道。”

隔壁桌穿着工人服是男人笑着道:“你们是村里的?”

孟秋实点点头:“是啊,好久没进城了,进来逛逛,顺便买点家用。”

“这是在炼钢嘞,报纸上说了,全国有三万多座这个铁高炉呢,等会吃完这碗面,我就要加入劳动中了。”

“为了这炼钢,但凡是家里沾了铁的都扔进去炼了,水缸也都砸碎了做了耐火土,不过一想到这些都是为了咱华国,这些都值了。”

男人吃完碗里的最后一口面,抹了一把嘴巴后便离开了。

孟秋实和徐春花从国营饭店出来,看着一路的土高炉目瞪口呆。

见孟惟和孟清两个人往土高炉的方向走,孟秋实眼疾手快的拉住了两人。

他吓唬道:“干什么呢?人家忙的热火朝天的,再把你们当燃料扔进去呢!”

孟清缩了缩脖子躲在了孟惟的后面,孟惟抬眸看着孟秋实,有些无语:“爸,你别吓唬我们了。”

“人那么多,我这不是怕你们被拍花子拐走么。”

这次进城,孟秋实顺便去看看孟秋灿。

孟秋灿家住在城南胡同最里面一家,刘家的房子挺大,四四方方的青砖瓦墙,里面住着刘家三代。

刘宏爸妈就刘宏一个独子,刘宏从小便有自已的想法,当初他不顾父母的阻拦娶了孟秋灿。

夫妻俩最终拗不过刘宏咬着牙同意了,政策是孩子随母亲的户口,为了不让刘家的子孙成为农村人。

他们费钱费精力费关系,好不容易把孟秋灿的户口转成了城里户口。

“秋灿,你哥来了。”刘母开门看见是孟秋实朝着屋内喊了一声,她看着面前夫妻俩手里抱着的龙凤胎,和颜悦色道,“快进来坐吧。”

刘思思和刘文言跑了出来,拉着孟惟和孟清进了屋。

刘思思和孟惟同龄,刘文言和孟清同龄。

这两对姐弟组合和兄妹组合的感情很好,平时都会念着对方。

“你们来的正巧,我奶买了一斤鸡蛋糕,我拿给你们尝尝。”刘思思高兴的跑进了堂屋,打开橱柜拿出了鸡蛋糕大方的和表哥表妹分享。

孟秋实把手里拎着的一袋白面递给刘母。

刘母打开一瞧,惊喜道:“精白面?”

农村人基本以粗粮为主,细粮对于农村人来说是奢侈的,孟家的细粮基本都进了陈柔和孟珠的嘴巴。

直到公共食堂出现,大家才实现了细粮自由。

一个成年市民每个月粮食定量为二十四斤,细粮占百分之三十,粗粮占百分之七十。

家里长辈心疼孩子,刘父刘母都把细粮省给孙子孙女吃,有时候细粮不够吃了,他们还会专门去买细粮回来。

刘母欢喜的看着孟秋实,颠了颠手里的白面,估摸着有个十斤,秋灿这个哥哥跟孟家其他人不一样,孟秋实有出息有能力。

她家城里亲戚都不能上门走亲戚直接送十斤细粮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