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着泥土的手指机械地挪动,嘴里嘟囔着混乱的数字。
“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二十、二十一。。。。。。”
伏案整理账目的蔡邕突然顿住笔。
嗓音里裹着薄霜回过头。
“方才数到四十九,怎就突然跳成二十?”
老二猛地惊醒,肥厚的手掌重重拍在脑门上,震得粗布头巾都歪斜了几分。
他抓起沾着污渍的衣角擦了擦汗,将整捆大葱狠狠摔在霉斑遍布的木板上,震起一阵呛人的灰尘。
“还有这么多要清点,还要整理,就我们两个人,得干到猴年马月!”
这个蠢货。。。。。。
蔡邕莫名想笑,突然觉得眼前这个山贼,倒是有几分可爱。
“寨主只说让你帮我,可没禁止你调其他弟兄!”
老二瞬间眼睛发亮,活像饿狼嗅到肉味。
他抄起墙角的铜锣,旋风般冲出门去,铜锣声混着粗粝的吼叫在山寨回荡。
“都给老子爬起来!仓库都快臭成粪坑了,你们闻不到吗?!”
望着他模仿寨主训话的滑稽模样,蔡邕抚须轻笑。
檐角滴落的雨珠敲打在竹简上,混着远处此起彼伏的抱怨声,倒比平日里山匪的嘲笑悦耳许多。
这一刻,他尝到了执掌事务的滋味,脊背也不自觉挺得笔直。
。。。
。。。
事实证明。
将仓库事务托付给蔡邕,无疑是一招妙棋。
第二日清晨,当朝霞刚在天际晕染开绯色,蔡邕便手持一卷工整的竹简,恭敬地呈至风杨案前。
竹简上,字迹工整如雁阵排列,各类物资的名称、数量、存储状况一目了然。
风杨逐行扫视,眼中的惊讶愈发浓烈。
他未曾想到,在那杂乱无章的表象之下,自己竟坐拥这般丰厚的家底——
成百石杂交水稻金黄饱满,杂交水稻种子粒粒坚实。
更别提品类繁多的肉类、蔬菜与瓜果,虽有部分腐坏,但剩余物资之丰,足以支撑山寨许久。
更是有6125两白银。
“真乃大才!”
风杨重重拍案,眼中满是赞赏。
蔡邕见状,微微躬身,脸上谦逊的笑意难掩眼中的自豪。
第三日。
晴空万里,艳阳高悬。
蔡邕更是以风杨之名义,下令老二以及喽啰们将粮食全部摊出来晾晒。
也是驱逐了他们松懒惰性。
。。。
。。。
第十日。
“报———!!”
一名猎骑回寨。
“主公,董卓大军前部已进入长安。”
第十一日。
“主公。”
守山的猎骑上山而来。
“山下有个自称王允家丁的人,送来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