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诸天帝王路 > 第19章 迁都之议(第2页)

第19章 迁都之议(第2页)

······

北京既然已经收复,新的问题也呈现在面前,那便是国都否迁回北京。

对此,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就连南京的平头百姓,也要议论几句。

有远见的大臣自然知道北京的重要性。

北京是制衡关外的后方大本营,若是不放在朝廷眼皮子底下,就会导致边镇做大;

此外南直隶是东林党的大本营,朝廷在南京,多受江南士绅的牵绊,自然还是迁都的好。

江南等地的官吏,自然更想继续留在南京。

更何况人家也有理由,北京地处边陲,太过危险,北京两百年间历经土木堡之变和甲申之乱,实在不适合作为都城;

况且南京是开国时太祖皇帝定的都城,意义非同不一般。

两派吵得纷纷攘攘,好不热闹?

……

对朱存梧来说,如果是普通历史副本,那他肯定会迁都北京的。

北方代表了陆权,南方代表了海权,陆军是根本,而海军则是未来。

北京地处边关又临近沿海,定都北京则能海陆并重,如此大明不失根本,又掌握未来。

可谓鱼与熊掌,兼而得之。

可惜这是玄幻副本,朱存梧想要打造气运皇朝,国都的加成不可谓不重要,所谓海权也不重要了,那么国都首选则在长安和洛阳。

遮天世界的地球,因为帝尊和冥尊联手布下的大阵隐藏,如今显露在世人眼前的,只是冰山一角,其余的地界都在隐匿在大阵之中。

而在其中,最重要的地界,便是昆仑和泰山五岳。至于蓬莱三仙山,远在海外,不及五岳之万一。

长安和洛阳地处中央,历史悠久,皆是良选。长安近昆仑,又是他的两世故乡;洛阳则近泰山,且居五岳正中,两者各有优劣。

最终,朱存梧经过一番取舍,选择了洛阳。

昆仑山终究还是太过偏远,距离长安和洛阳都远,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昆仑仙山不是一个苦海境的修士能觊觎的,远不及五岳靠得住。

而且洛阳的历史更加悠久,夏商之时,古人能定都洛阳,肯定是有不为人知的原因。

……

翌日,皇帝连下数道旨意。

改中都凤阳为东京;改西安府为长安府,置西京,陕西的省会移治咸阳府;改河南府为玄天府,置中都洛阳,为朝廷新都。

北直隶一分为二,顺天府为北京,其余为河北省,省会治保定府,湖广布政使堵胤锡升迁河北巡抚;

南直隶一分为四,应天府为南京;应天府以东为江东省,省会治扬州府;应天府以西为安徽省,省会治安庆府;应天府以北为徐淮省,省会治徐州府。

湖广省一分为二,洞庭以北为湖北省,省会治汉阳府;洞庭以南为湖南省,省会治长沙府。

四川也被分出了一片,川东地区设重庆省,省会治重庆府。

改陕西行都司为凉州省,省会治武威府。

又增设辽东省,省会治沈阳府,麟游侯朱存槊为辽东巡抚。

另外,皇帝还下旨,自此后除五京和二十一省省会可以称府,其余府县改为郡县,一郡长官称作“知守”。

……

百姓本来还在感慨大明两京十三省又回来了,结果转眼间皇帝旨意下达,大明瞬间变成了五京二十一省。

一时间朝野上下争议不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