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再加上尹昇的基因不好,一整个先天不足。
要是再不出来活动活动,以古代的医疗水平,她们能活到成年才怪了。
但说起公主,殷祝倒是想起了一个后世流传甚广的传说。
他干爹死后数年,新都城破,大夏亡国,最后一任幼帝年仅七岁,据说是尹昇最小的儿子。
这个孩子很喜欢宗策,还曾屡次在朝堂上公开说“若是宗将军在此,大夏必不会是如今这番模样”。
只可惜大势已去,城破那日,太后带着幼帝殉国,屹人将领敬这对母子的忠烈,便叫人给他们收敛衣冠下葬,但负责收敛尸骨的人却发现,那幼帝竟是个女孩。
虽然正史未经证实,但野史早已把这段历史大书特书。
现代还据此拍了一部电影,但里面错漏百出,狗血泼天,七岁幼帝变成了十七岁少女,还和他干爹来了一段旷世生死恋。
这部电影在网上的口碑评分爆炸的烂,殷祝本着跟他干爹有关的作品是屎他都要尝尝咸淡的崇高精神,一个人包场看了一遍,气得在电影院边吃爆米花边骂导演煞笔——但不是因为剧情,而是这导演找了个丑得像是癞疙宝一样的资源咖来演宗策。
他干爹可是历史上出了名的美男子!
就连正史都记载过的,“策身长八尺三寸,隆准如悬胆,眉聚岱宗翠,银甲曜日,赤帻擎天。容止有威,立若孤峰承雪,行若松涛撼岳。世人皆叹曰:‘玉山倾北斗,犹逊此将三分。’”*
走在廊道之上,看着远处的宫人清点行装时,殷祝的视线无意间扫过,瞬间被那件晾晒在阳光下的鲜红战袍吸引而去。
三个月的分别,他早就把那些别扭的、沾染了些许风花雪月的想法丢到了脑后。
剩下的,只有对他干爹的思念和担忧。
虽然他们经常通信,但宗策其实很少跟他讲战场上的事情,因为殷祝把军政决策权全部都交给了他,而宗策也不负信任,捷报频传。
只是他偶尔会在信里写,这里的百姓还记得自己大夏子民的身份,听说陛下派我去收回山河十四郡,还没有忘记他们这些遗老遗少们,都纷纷在家中立长生牌位,愿陛下能够长命百岁。
又或者,给他千里迢迢在信封里带上一块当地人自己做的饴糖,说是让他尝尝旧都的味道。
那块糖殷祝一直随身揣着,舍不得吃,但后来天气热了,没办法,就分成了几块,每隔一段时间吃一块。
有一次被前来觐见的宋千帆看见了,还大惊失色地以为他又在嗑什么丹药呢。
殷祝停下脚步,望着远处那随风鼓荡的战袍,唇边噙着淡淡的笑意。
不过,他干爹自始至终都没问过他药瘾发作的事情。
可能是忘了吧。
忘了也好。
毕竟这事儿着实不太光彩,刚穿越就用屁股把干爹侵犯了啥的,听起来就很变态。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殷祝发现,自己药瘾发作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了。
汪迁告诉他,这其实不是好事。
发作时间短,说明暗毒积压在身体里,没有完全挥发出来,只会让身体在接受刺激的时候变得愈发不受控制。
所以他委婉地表示,可以适当行房,不必太急于戒断,过犹不及。
殷祝心想笑话,他后宫一次都没去过,还有着钢铁一样坚挺的意志力,连他干爹都不需要了,早就已经四大皆空,能有什么过犹不及的。
苏成德掀起眼皮,毫不意外地发现陛下的神情又开始变幻莫测。
估计是又想到宗大人了吧。
“父皇!父皇!”
身后传来尹英兴冲冲的呼喊,伴随着内宦焦急的脚步声,“哎呦我的祖宗,您慢点儿,这是皇宫,别乱跑啊……陛,陛下!”
殷祝嗯了一声,转身被尹英扑了个满怀,苏成德本想阻拦,但被殷祝用眼神阻止了。
“陛下,殿下不是有意的,”内宦吓得脸色苍白,连忙跪在地上向他请罪,“殿下他只是……”
“又不是什么大事,”殷祝随口道,又摸了摸尹英的脑袋,“怎么跑得这么急?”
“我听说父皇要带儿臣去郊外射猎!”尹英高兴得小脸红扑扑的,眼睛亮闪闪地看着他,“父皇,这是真的吗?”
见殷祝点头,他又欢呼起来:“太好了!父皇万岁!”
殷祝的嘴角也露出一丝笑容,但还没成型,就听尹英问道:“那父皇,是就我们两个去吗?阿母他们不去?”
“她们不去。”殷祝收敛起笑容,看着他问道,“你为何不愿意搬出柔姬那里?明明她不是你的生母,只养了你不到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