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芙蓉帐暖度春宵全诗 > 第120章 一更(第1页)

第120章 一更(第1页)

清君侧。

这三个字,狠狠刺激到了尹英关于过往的记忆。

那日祁王仓促之下谋反,率军打进宫门,吓坏了的嬷嬷要抱着他跳井,但尹英不想死,发狠一口咬在她手上,拼命跑掉了。

没跑多远,苏成德的干儿子就找到了他,给他换上了小太监的衣服,抱着他藏在了偏殿的水缸里。

尹英说他要去找两个妹妹,但对方只是摇头,说来不及了,又安慰他说公主那边或许已经另找到了避难地,等陛下回来,一定能将这些歹人彻底消灭干净。

尹英对他这番话深信不疑。

在他心中,父皇是这天底下最无所不能之人。

但后来消灭这些歹人的,不是父皇,而是宗策。

对于宗策,尹英的感情十分复杂,起初他是从殷祝口中听说了对方的事迹,他无比尊崇的父皇却对另一个男人推崇备至,这让尹英心里有些小别扭,因为父皇从没这么夸赞过自己。

所以在猎场第一次见到宗策本人时,在身边同龄人的簇拥下,他脑袋一热,就干出了那件让他此后后悔数年的事情。

宗策跪了,但也没跪。

因为父皇不仅喝止了对方,还把他痛骂一顿。

尹英从没听过父皇用那么严厉冷酷的语气教训自己。

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有错。

宗策是大夏的臣子,他是大夏未来的君主,宗策跪他,难道不是天经地义?

不过是仗着父皇的宠爱肆无忌惮罢了!

最可恨的是,这人打了败仗,还要父皇御驾亲征为他收拾残局,尹英一想到这件事,就觉得宗策简直是废物中的废物,连最基本的做臣子的本分都做不到。

但唐颂在教导他时,反倒劝他对此事要想开些。

“陛下不御驾亲征,太子何年何月才能等来监国的机会?”他说,“还有,尽管那宗策靠媚上惑主博取陛下宠爱,可他毕竟是个男人,生不了孩子,更没法动摇殿下您的地位。”

他意有所指道:“殿下要是瞧不惯宗策这副行径做派,等您手握权柄后,做主替陛下清一清君侧便是了。”

尹英觉得老师这番话说得有理。

自那之后,他对唐颂便倍加信任,尽管这一年来,尹英有察觉到唐颂的态度变得越来越焦躁,还背着他在暗中搞一些小动作,但碍于旧日情分,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无论如何,老师始终是站在他这边的。

但今日听到唐颂清君侧的提议,他只觉得老师怕不是老糊涂了——难道是他不想替父皇清理门户吗?

宗策手握旧都重兵,又身兼江淮总督一职,一声令下,几十万大军几天之内就能杀到皇城外,父皇连护院都不许他多养几个,自己拿什么来和对方拼?

“太子不必担忧,”唐颂似是看出了他的顾虑,主动解释道,“老臣进宫一趟,除了找陛下明志外,就是要替殿下打探清楚虚实。”

王存那老头总说他脾气爆,性情急,可他活了这么些年,要真像个毛头小子一样莽撞,哪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

北伐出征前,宫中便传出陛下病重的消息,太子受册仪式上,殷祝神色疲惫地匆匆离场,唐颂却始终将信将疑;

出征期间,他在军营中安插的眼线传回的话又口风不一致,有的说陛下病得面都不露了,有的则说,昨日还看到陛下召集下属商讨军情。

面对这样真真假假的消息,唐颂尽管心动,还是选择按捺住了自己的野心。

只是他没想到,这一收敛,就是这么多年。

他如今已经七十岁了,只希望闭眼前能为殿下、为家族子孙谋个福祉,对于那个位置,唐颂反倒没有先前那样渴望了。

也正因此,旁观者清,当朝野上下都在为陛下近日的种种雷厉风行举措而胆战心惊时,唐颂反而察觉到了不对,宁肯冒死进宫一趟,也要亲眼和殷祝见上一面,证实自己的猜测。

“父皇当真病重?”尹英却不信,因为他一直觉得殷祝还年轻,“不可能,父皇肯定是被宗策骗了,否则怎么会好好的叫孤去海上找什么仙药!”

他语气怨怼,提起宗策的名字时,恨得后槽牙咬得咯咯直响。

待到孤上位那一日,他心想,如此佞臣,必杀之!

“或许殿下不记得了,但老臣在您的受册仪式上,见陛下脸色苍白,神态疲惫,一副病重虚弱之态,”唐颂说,“那时宫中太医都在私底下说,陛下恐怕时日无多了。”

“几年后,陛下却率军灭了北屹,收复山河十四郡。”

“这一次,老臣没有从太医院那边听到任何传闻,是御花园洒扫的太监告诉老臣,一向爱赏花、尤爱玉兰的陛下,在今年玉兰盛开的时节,却一次也没来过园子里。”

唐颂紧盯着尹英:“老臣见陛下时,陛下瘦了一大圈,但气色却还算红润,您可知道这其中关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