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那日。
殷祝坐在高台之上,单手支颐,望着下方披坚执锐的铁甲军,和那一杆杆仿佛能刺破长空的大夏龙旗,目光微微涣散。
这一次,他是拿大夏的国运做赌注。
曾经他能毫不犹豫地说,只要有他干爹在,这场仗就一定不会败。
但现实给了他狠狠一巴掌。
殷祝当然不认为这是宗策的问题,只是后悔,自己若是用人再谨慎一些、再考虑周全一些……是不是,就不会叫他干爹的战绩多上那一笔污点了?
这个问题反反复复萦绕在他的脑海里,险些成为他的魔障。
多亏归亭那一句话点醒了他,叫钻了牛角尖的殷祝猛然回神。
蝴蝶效应也好,自己的失误也罢,有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偏执强求。
宗策与他来说,早就不是庙中百求百灵的神像。
是会带着他,在暴雨战场之上策马疾驰,取敌首于万军之中的将军;也是会在夜深人静时,静静搂着他,与他相拥入眠的爱人。
身后窥探的目光如有实质,殷祝不用回头看就知道是哪几位,自己这次出行,除了要面对来势汹汹的北屹大军,随行人员内部的暗流涌动也肯定不会停歇。
比起在戒备森严的皇宫,行军在外,下手成功的机会绝对要比平时高出许多。
不过。
殷祝无所谓地勾起唇角,心想,就叫他们来吧。
是骡子是马,都拉出来遛遛。
他朝应涣示意了一个眼神,应涣领命,朝殷祝暗暗点头,上前一步,站在高台边缘,朝着下方的禁军吼道:“诸位同袍,都竖起耳朵听好了!”
“今日,你们随行陛下,支援前线,保我大夏领土,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听到这里,一些大臣心中不屑一笑:
又是些老生常谈的阵前喊话。
不过,倒是听说,这支军队曾在祁王麾下服役,陛下难道就不怕有心人故意挑事,造成营啸吗?
要知道,虽然陛下为了保障新都安全,命太子监国,又带走了誉王,但一旦陛下在中途有了什么三长两短……誉王趁势接管军队,那简直是天经地义、无可置疑的事情。
也不知道,这支大军再回新都时,这大夏的天,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另一边,应涣仍在按照殷祝先前的命令,继续喊道:“陛下说了,英雄,就要有英雄的待遇!所以诸位同袍们,出征之前,陛下为你们每一个人,都准备了一份大礼!”
他拍拍手,下面一群壮汉哼哧哼哧抬着一堆箱子,走到了高台正下方。
“开!”
一声令下,一个个箱子被打开,四面的呼吸声陡然粗重起来。
白花花的银子几乎让在场每一个人心跳加速,若不是因为军令森严,恐怕现在士兵们就已经叫嚷出声了。
应涣:“百夫长出列!”
一阵轻微骚动。
很快,一百多位百夫长站到了他们的面前。
“这些银子,你们一人领一箱回去,当场发给手底下的所有人,”应涣沉声道,“记住,给我老老实实按人头分,若是有人敢私藏,或是在陛下和本官眼皮底下偷奸耍滑,当场格杀勿论!听到没?”
“是!”
百夫长个个激动得脸色通红,一百多人,硬是喊出了震撼云霄的架势。
这一份激励人心的举动,虽然很多人觉得俗气,但不可否认,的确相当有效。
然而所有大臣们都在思考一个问题——
陛下这是,从哪里来的钱?
若是这些想法叫殷祝知道了,他只会淡淡一笑:
千万字小说不是白写的,资料也不是白查的。
就算忘了再多,大夏金矿银矿的位置也肯定不会忘,若不是从前一直担心货币流通出现问题,他早就派人去大力开采了。
历史上,宋千帆在病逝后不久,屹人便在山中偶然发现了这些矿藏。
都说造化弄人,这座几乎肥了屹国百年的金矿和银矿,与他生前驻扎的根据地相隔不到百里,若是宋千帆泉下有知,估计也只能含泪长叹一声“天意如此”吧。
但殷祝这次可不会任由屹人白白占了便宜。
这些财宝,当然得用在自家士兵身上。
短短一炷香的功夫,银子便分到了每个士兵的手中。
在皇帝和满朝文武的眼皮底下,没人敢不要命地搞什么小动作,拿到银子,许多士兵还一脸不敢相信,放进嘴里使劲儿咬了一口,虽然硌得腮帮疼,但脸上的笑容却比头顶的太阳还要灿烂。
随后,应涣来到了殷祝面前,恭恭敬敬地躬身凑过去,听殷祝附耳对他低声说了几句话。
离他们最近的唐颂身子微微前倾,十二万分地想要听个真切,余光注意到老对头王存那鄙夷的眼神,顿时干咳一声,重新站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