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朕与将军解战袍出自哪首诗 > 第36章(第3页)

第36章(第3页)

周围原本嘲笑的声音也戛然而止。

所有人的目光都牢牢被宋千帆手中的那卷明黄卷轴吸引,没有人再敢多言半句,或是对这个胆大包天的赘婿报以蔑视之色。

这是宋千帆第二次深切感受到权力的力量。

第一次是在翰林院,陛下于一众翰林学士面前带走他时。

虽然有些不合时宜,但宋千帆还是不禁想到了另一个或许与自己有同样感受的人,宗策。

曾经只是一名殿直的他,一朝得到陛下青眼,从寂寂无名的小卒,一跃晋升为天子宠臣、边关大将……那个时候,他是什么样的心情?

也会像自己一样,心中感慨豪情万丈,一心只想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吗?

“诸位,”宋千帆忽然发觉自己说话顺畅了许多,底气也足了不少,“还不跪下接旨?”

这句话打破了现场的死寂。

唐颂二话不说,立即收敛起傲慢神色,朝着宋千帆、或者说,是宋千帆手中的圣旨方向双膝跪地。

——他能在官场混迹这么多年,该什么时候做什么事、说什么话,比这世上大部分人都看得明白。

周围的朝臣宾客们见唐阁老都跪了,也赶忙紧随其后。

毕竟谁都不想平白落得个不敬圣旨的罪名。

宋千帆看着这些人的后脑勺,知道自己还需要一段时间去消化琢磨这份经历,暂且压下一切激荡心绪,慢慢展开了圣旨。

这是陛下早在出发前就写好的、让苏成德做好的“出行准备”其中之一,宋千帆在看到这份圣旨时,毫不夸张地讲,后背冷汗瞬间浸透衣裳,除了恐惧,就是敬畏。

这世上,怎么能有人未卜先知到这个地步?

在此之前,宋千帆一直对祁王观感不错,也觉得陛下与祁王的关系良好,不会出现兄弟阋墙之事。

可谁知,陛下只是出了一趟京,祁王便按捺不住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祁王逆心不轨,狼子野心,勾结朝中叛党,私铸兵甲,意图颠覆社稷,实乃大逆不道,罪无可恕;”

“天子治国,恩威并施,然乱臣贼子,绝不可容,今特命将军统御三军,代朕便宜行事,斩决自专,荡清逆党;”

“凡公卿大臣,皆须听命与宋学士,敢有违抗者,视同叛党,严惩不贷。钦此!”

话音落下,一片哗然。

有人讶异于祁王谋反,有人则震惊于陛下把这件事全权交托给了宋千帆,有人则在思考王家在这起事件中的站位。

一时间,惊怒、怀疑、嫉妒……

种种情绪激荡在人群之中,不可用言语述之。

“祁王反了!?”

唐颂霍然抬头,一脸不可置信。

他痛心疾首道:“陛下待祁王不薄,他竟如此忘恩负义,数典忘祖!”

老狐狸,宋千帆暗道。

念圣旨的过程中,他一直有在暗中留意宾客脸上的表情,倒还真被他抓住几个露出异样的。

宋千帆暗暗把这些人的名字都记下了,准备待陛下回来后上报。

“现在诸位都清楚原因了,”他合上圣旨,环顾四周说道,“下官也不瞒着各位,在祁王之乱平息前,下官绝不会放任何一个人走出这扇大门。”

“宋学士,对于圣旨,老夫有几处不解。”

兵部尚书站出来,眉头紧锁,语气倒是客客气气的:“祁王谋逆,为何陛下不调动禁军平叛?又为何要让宋学士把我等一行人召集在这里?难道说……”

“没错,”宋千帆痛快承认了,“陛下怀疑,祁王同党,就在宾客之中。”

宋千帆故意用了一种会引人误会的说法,这样所有人都会觉得陛下是在设局,不会想到他现在人都不在新都。

果然,此话一出,兵部尚书的脸色陡变,大臣们更是议论纷纷。

唯有唐颂,在听完他这番话后,眸光不经意地闪了闪。

禁军被祁王渗透得厉害,这点他不会不明白,陛下不敢用禁军,也是理所应当。

但是……

“宋学士,”他盯着宋千帆的双眼,犀利问道,“圣旨上只说了命‘将军’统御三军平叛,却不知,究竟是哪位将军?”

宋千帆表情不变,瞳孔却微微一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