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待到太平归来日 > 第72章(第3页)

第72章(第3页)

“头晕应该不会,但犯困可能有,因为药材里有几味的主要功效就是安神,”归亭怕他不答应,还特意补充道,“陛下,长期失眠多梦少觉,容易体虚血虚,万一伤及根本,将来得病就更不好治了。”

殷祝有些不乐意,但还是答应了要试一试这种新方子。

“真的不能剂量减半吗?”他还不死心地多问了一句。

但归亭态度很坚决:“真的不行。”

殷祝和他对视数息,发现归亭虽然紧张得又出了一身汗,手指也在轻微发抖,但眼神倒是十分坚定,一点儿也没有商量的余地。

他笑道:“看起来你会是个好大夫,至少比那个汪迁强,宗策举荐你进宫,看来是举荐对人了。”

归亭张了张嘴,目露惊讶。

“陛下,汪大人的事情,难道您……”知道?

“什么事,他只给朕开补药的事吗?”殷祝随口道,“朕知道啊。”

归亭更加震惊道:“那您怎么会允许的?”

“没办法,矮个子里拔将军吧,”殷祝叹道,“也就是你这样的人,还能坚守本心。换做是别的民间大夫,进太医院第一个月,恐怕就要被他们同化了。”

这是皇帝和太医们互相折磨互相选择的后果,殷祝身为后来者,就算明白这一点,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当然他可以选择不认,把太医院的所有人都换掉,总能找到几个像陈太医那样医术精湛又医品高尚的人。

可在这个时代,医术都是师父传徒弟,或是父亲传儿子,本就有封闭性,怎么才能验证一个人的医术高超与否?让谁来验证?

至于医品,那就更难衡量了。

更何况,还要连续考核几百个医生。

古代皇帝死亡的两大原因,一个是丹药,一个就是庸医,殷祝已经摒弃了丹药,但庸医这方面,他忙得实在有心无力。

就像汪迁对归亭说的那样,那些补药他喝了也有些作用,聊胜于无吧,小病就抗,大病……那只能听天由命了。

归亭为殷祝这样摆烂的心态感到极其的不可思议。

“您怎么能这么想?”他急促道,甚至连脸颊都因为激动而涨红,“您的性命,是大夏最贵重的财宝!在您主张与北屹开战之前,边境的百姓都在过什么样的日子?山河十四郡的百姓又在屹人的治下过着什么样的日子?”

“都是因为您一力主战,慧眼识金提拔了宗大人,还有一众将领能臣,大夏如今才会是如此风清气正的模样!前线的军队才能势如破竹一路挺进北屹腹地!”

“势如破竹……”

殷祝苦笑起来,坐在座位上,以手扶额道:“是啊,这么看来,朕确实还是挺有本事的。但今年夏天多地大旱,这才越冬,明年的仗要怎么打,连朕都不知道。”

“陛下不是已经下令各地州府开仓放粮了吗?”

殷祝的目光很冷:“朕的旨意是一回事,当地官员怎么做,就又是一回事了。不是有一个词,叫天高皇帝远吗?”

“朕过几日打算去那几座粮仓看看,你回去后,记得把这则消息传给太医院的诸位同僚。”

归亭不解:“为何?如此岂不是打草惊蛇了吗。”

“朕要的就是惊一惊这些藏在草丛里的蛇,”殷祝敲了敲桌面,不耐地说,“不管他们用什么方法填满粮仓,总之,朕要看到货真价实的粮草,不然这帮人的脑袋也可以落地了!”

归亭脊背绷紧,不自觉地为陛下口吻中的森寒杀意而战栗。

犹记得上一次见陛下时,陛下周身,还没有那么强的威慑感。

不过是短短半年时间,指挥调度一场战争,就让陛下脱变成了如今这样杀伐果断的模样,只是一个淡淡扫来的眼神,就能让人通体发寒。

只是……

如此劳心竭力,着实伤神,也伤身啊。

听到殷祝低低的咳嗽声,和他在和自己谈话时,手上也一直不停的批红沙沙声,归亭轻轻叹了一口气,识趣地准备告退。

出了御书房的大门,他脚步微微一顿,到底还是没忍住内心冲动,偏头回望。

阳光透过窗纱映照在地砖上,空气中漂浮着细微的浮尘。

袅袅香烟中,纤瘦青年带着些许怠倦的病容,依靠在乌木扶手旁,纤长睫羽低垂着,手中持卷,白皙的皮肤在阳光下透亮莹润,犹如一副背景由水墨晕染的工笔画卷。

虽然头戴金冠,身穿锦绣罗衣,有着这天下最富贵的身份,但归亭看到那投在书柜上单薄的影子,总觉得,他显得十分寂寞。

……或许是错觉吧。

他摇了摇头,离开了御书房。

归亭走后不久,苏成德悄无声息地走过来,手中捧着一个拇指大小的密信呈给他。

“陛下,那边又给宗略寄来信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