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然临近过年,赵亚楠之前和二哥说好会回家过年,所以这些天家里人每天都满心期待地朝河对岸张望,就怕赵亚楠他们回来时没人划船去接。
赵亚楠和何三一大早便出了,兴奋得连中饭都顾不上吃,就径直朝着河对岸赶去。当马车把他们送到镇上后,赵亚楠让马车回去了,坐着马车太过张扬。可这下麻烦了,何三买的那大包小包的礼物,只能靠他们俩自己扛。好在何三年轻力壮,拍着胸脯说自己有的是力气。
两人一路扛的扛,提的提,这些礼物,费了好大的劲,累得身上直冒汗才搬到河边,刚到河边,就被河对岸守着的老爹现了。老爹激动得大声呼喊:“快快快!唤男回来了,唤男回来了!老大,你赶紧划船过去!”
大家听到老爹兴奋的叫声,朝河对岸一看,果然有两个人影,应该就是唤男和老三(何山)。老大和哑弟就急忙跳上船,拼命地朝着对岸划去。
哑弟和大哥好不容易将船划到了河对岸。一见到姐姐赵亚楠,哑弟兴奋极了,一下子就抱着她,清脆地喊了声“姐”。赵亚楠紧紧拉着哑弟,连连点头。哑弟又对着何三喊了声“哥”,赵亚楠这才意识到,原来何三可能比哑弟还要年长一点点。
大哥满脸喜悦:“哑弟现在暂时还只能说一个字,不过已经很不错了。”赵亚楠也开心地回应:“大哥,辛苦你了。”大哥憨厚地笑了笑:“这算啥呀。”说着这位朴实的汉子便帮着他们把大包小包的东西统统搬上了船。
在船上,何三兴奋得一路说个不停。这边,家里人远远瞧见他们划船过来,全都跑到河边迎接。就连何大叔都拄着双拐站在河边盼着。看着亲人们如此热情,赵亚楠心里暖乎乎的。
大哥和哑弟齐心协力拼命划船,没几分钟就到了岸。大家一拥而上,纷纷搭把手帮忙提礼物。何三买的那些大包小包的礼物,像座小山堆在院子里。
何三一把打开他的大布包袱,一样样介绍起来:“这个是给爹的,这个是给娘的,这个是给师傅的,这个是给哑弟的,这些是给二哥的,这是大哥大嫂的……”他还拿出几个拨浪鼓,笑着说:“这个是给小侄子的。”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确实,这才几个月没见,雪梅的肚子明显又大了不少。何三又搬出好些小甜品:“这是我给大家带的零食。”他又从另一个布包中掏出自己的歌词本,得意地炫耀起来:“二哥,你快看看,我的歌词本是不是比之前做的好多啦?有机会给你们跳个舞。”一家人其乐融融,温馨极了。
这时,赵亚楠略带歉意:“我没给大家带什么礼物,老三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我们坐的马车都装不下了。”婶娘拉着她的手,温柔地说:“唤男啊,你出去这么些日子,婶娘可真想你。今天你们能回来,我太高兴了,晚上咱们一起好好吃顿饭。”
何三这才一拍脑袋:“这两坛好酒,我给爹和师傅买的,花了二两银子,可不能丢了。”众人听了,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气氛欢快又融洽。
眼看着就快到饭点了,何婶急急忙忙地拉着老大去帮忙生火做饭。何三像只骄傲的孔雀站在院子中央,不停地向大家介绍着自己带回来的东西。
他爹在一旁忍不住问道:“老三,你这坛酒真花了一两银子?”何三满脸得意:“是啊爹,我这个月领了五两银钱,给您和师傅一人花一两银子买了一坛酒!”他爹一听,脸上露出可惜的神情,嗔怪道:“你这败家子,竟然花一两银子买坛酒给我喝。”师傅也在一旁感慨:“老三呐,你用一两银子买一坛酒,这也太贵了些。”
老三赶忙解释:“姐姐说怕钱被小偷偷了,我想着还不如花掉,这样更实在些。”他爹还是忍不住,拿起竹棍轻轻敲了一下何三的屁股,嘴里念叨着:“你这败家子。”何三连忙抗议:“爹,您不喝就还给我,我给师父喝。”大伙听了,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边,哑弟和二哥忙着收拾桌子、搬椅子。师傅这时开口道:“既然三儿这么有心,酒都买回来了,不如今天咱们先打开尝一点,看看这酒到底好不好喝”
赵亚楠确实什么礼物都没给自己家人买。昨天她一心想着给伙计们挑选礼物,等忙完想去给婶娘他们买些东西时,才现何三买的东西已经大包小包堆了一地。临近出的时候,马车被塞得满满当当,尤其是那两坛酒,又沉又占地方,一路上她都得像宝贝似的小心看护着,生怕有个闪失。赵亚楠满心无赖自己这次就不带。
看着婶娘和大哥大嫂在厨房里忙忙碌碌,赵亚楠先回房把自己的包袱放好。她掏出十两银子递给爹:“爹,我这次真没买啥东西。您瞧这些东西,我坐在马车里,手上还得帮老三抱着酒。实在不好意思,我就把这十两银子给您,您要是想吃啥、用啥,就自己去买。”
她爹接过银子,脸上满是欣慰:“好呀,我的唤男真的长大了,都能给爹挣钱花了。家里啥都不缺,你们平平安安回来就好。”赵亚楠忍不住抱住爹:“爹,我在外面也特别想您和哑弟。”她爹感慨道:“你能把哑弟的哑疾治好,爹已经开心得不得了。你没给你婶娘他们带礼物,要不把这二两银子也拿过去,就当是孝敬你婶娘的,我在家多亏他们照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亚楠把银子给爹放好:“爹,您放心吧,给婶娘的我都准备好了。”说着,她又来到厨房。看到婶娘正热火朝天地准备饭菜,她摸出五两银子递给婶娘:“婶娘,这段时间多亏您照顾爹和哑弟,我这次回来啥都没买,心里挺愧疚的。这五两银子,您和何叔拿去用。”
婶娘连忙推辞,客气地说:“你这闺女,跟婶娘还这么见外干嘛?上次你把三儿带出去,让他挣了不少银子,现在咱们吃的喝的,哪样不是你和三儿给大家挣回来的。”
赵亚楠面带微笑:“您还别说,这次出去,多亏了老三帮我,不然我也挣不到这些银子。但这些是我孝敬您的,您要是不收,以后我可不给您做面霜了。”
婶娘无奈地笑道:“你这孩子,行吧,也不枉婶娘疼你这么久。这银子,婶娘就收下了。”
何三又如同变魔法一般,从另一个包袱又掏出好多烤鸡和烤鸭。他兴奋地说道:“这只我要给吹笛子的大爷送去,这只给春草,你们先等等我哈。剩下的两只,咱们今晚就吃啦!”
婶娘赶忙拉住他,叮嘱道:“还有你带回来的那些糕点和糖块,也给春草她娘他们送点过去。”
今晚注定是个幸福的夜晚。饭桌上,何三格外活跃,一说到兴奋处,就忍不住展示自己的舞蹈功底。大家都好奇地询问何三他们在城里到底做什么工作,何三毫不隐瞒:“就是跳舞,姐姐请了个戏班,戏班里的人可会唱歌跳舞了,不过他们都喜欢学我的舞蹈,所以我可忙啦。”
听到这儿,大家这才明白,原来他们是在戏班唱歌跳舞,对于他们能有不错的收入,心里也有了底。何三接着又说:“每天来看我们唱歌跳舞的人可多了,有些富家太太和小姐还会给赏钱,所以我才能挣到这么多银子。”
这时大哥看着老三:“老三,别说,你跳得还真不错,我要是有银子,也愿意赏给你。”他爹却打趣道:“哎,我要是有钱,宁愿自己买些好酒喝,才不赏给这个臭小子呢。”大家听了,饭桌上一片欢声笑语,气氛格外融洽。
婶娘十分贴心,不停地给唤男夹菜:“你这孩子,上次你二哥说你瘦了,婶娘可担心了。这次回来可得好好补补,之前的麻辣鱼我们一条都没卖,全给你和三儿留着。这次回家就多休息休息。”
雪梅也在一旁附和:“唤男,你不在家的时候,娘每天都念叨你,念叨你的次数比念叨何三还多。”唤男感动无比:“我以前不出门,天天都跟着婶娘,婶娘肯定会念叨我。”
婶娘感慨道:“是啊,以前身边总有个小跟班,现在几个孩子都跑出去了,家里没以前热闹了,还真有些不习惯。”她爹和何大爷也纷纷附和:“是啊,你们不在家,没了你们几个吵吵闹闹在家里转,确实感觉少了点什么,不太习惯。”
唤男又问二哥:“二哥,那老御医给你们的医书都看了吗?有没有学到些?”
一说到这,她爹更兴奋了,急忙接过话头:“你不知道啊,你二哥和哑弟回来后,医术那简直是突飞猛进。你二哥不仅学了好多医理知识,老御医还教了他不少针灸的本事。而且在识字写字方面,也长进了不少。最近我和你弟都跟着你二哥学习。”
说着,大家的目光都投向了二哥。二哥十分谦虚:“可惜啊,在老御医那仅仅学了十多天,要是能再多学些日子就好了。”
唤男在心里由衷地佩服二哥,还鼓励道:“二哥,你别着急。那老御医不是说了嘛,只要你勤奋努力,把这些医书都好好看完。以后我再去求求凤娘,看看能不能找机会再把你送过去学习一段时间。”
听她这么一说,二哥眼里闪烁着光芒:“那行,现在我们几个每天都抱着医书拼命研读。如今山里的人,有个头疼脑热的,基本也不用跑到河对岸的镇上找郎中了,我们几个都是免费给大家看病,倒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赵亚楠(唤男)说道:“你看,这不慢慢就打出名气来了嘛,以后你肯定比爹还厉害。”
她爹连忙谦虚:“我算啥,我不过就是个采药的,认识些草药罢了,老二以后肯定比我强。”
这顿饭大家吃得格外幸福,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温暖的笑容,彼此间的情谊在这温馨的氛围中愈深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没有了平日里的牵挂与担忧,只有相聚的喜悦和浓浓的亲情。
大家一边吃着美味的饭菜,一边畅聊着这些日子的经历和变化。何三依旧活力满满,时不时讲个笑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婶娘则满脸慈爱地看着孩子们,不停地往他们碗里夹菜,仿佛要把所有的疼爱都倾注在这一顿饭里。
唤男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满是感慨。曾经为了生计在外奔波,如今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享受这片刻的宁静与幸福,是多么难得。她知道,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复杂,家永远是最温暖的港湾。
而二哥和哑弟,也在这温馨的氛围中,分享着自己在医术上的进步和收获。大家纷纷为他们感到骄傲,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将来能帮助更多的人。
这顿饭,不仅仅是一顿美食的享受,更是亲情的凝聚,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家的力量和温暖。在这个幸福的夜晚,大家亲如一家人,心紧紧地连在一起,共同期待着未来的美好时光。
喜欢从现代到古代,赵亚楠的逆袭之路请大家收藏:dududu从现代到古代,赵亚楠的逆袭之路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