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凭这本事,周围连大气都不敢出的礼部官员们,就得佩服得五体投地。
更别说应天府尹梁甫派来的一众人手了。
他们何曾见过这等神人?
乖乖,不愧是连自家府尹都得恭敬伺候的大人物,果然牛气!
时光悄然流逝,此刻,大多数考生已将前面的试题答完。
毕竟,这终究只是府试,虽比县试略难,却未超越原本的范畴。
但凡功底扎实者,闭目作答或显夸张,但说是信手拈来绝非虚言。
然而,一切难题都卡在胡大老爷亲自出题的最后一题上。
原本神情自若的学子,一旦瞥见此题,脸色便如尝了酸柠檬般,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到底该如何应对?
策论之难,破题之功至少占据六成。
毕竟,若破题思路偏离,即便文笔再好也是无用。
对于解缙列出的那句“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此时众学子大多已想到。
毕竟皆是读书人,背不出论语岂非笑话。
然而,是否以此句破题?
或者说,即便用此句,从何角度破题,亦是难题!
一时间,考场内的考生们无不抓耳挠腮。
偏偏此时,考生们耳边响起了一阵清脆的梆子声。
“咚咚咚”
这是提醒考生时间紧迫。
梆子声一响,意味着剩余时间无几,须抓紧作答。
然而,面对这道难以把握的“破题”,考生们简直咬牙切齿。
最终,无奈之下。
只得闭眼咬牙,置之死地而后生,想到什么写什么!
此刻已无暇多加思考。
不得不说,人往往是出来的。
这不,一旦下定决心,无数学子虽仍咬牙切齿,但个个笔走龙蛇。
同时,不少人心中不由自主地冒出了一个颇为怪异的念头。
拜胡大老爷这些怪题所赐,自己如今脑子竟显得灵活了许多,思路愈发新奇。
已不再拘泥于传统,而是思路开阔。
毕竟,思路不广者,别说此次府试,之前在县试时便已被胡大老爷一棍子打回了家。
一段段或奇妙、或怪异、或荒诞的解题思路,如今终于逐一展现在考卷之上。
这一场景,胡惟庸正因为“神游天外”而未能留意,否则他定会为自己对大明明学子素质的提升深感欣慰。
随着急促的梆子声响起,考官和衙役们纷纷前来收卷,本年度的府试终于落下帷幕。
无论是怅然若失,还是长舒一口气,无论这一关结果如何,所有人都坚持到了最后。
考场内的学子们依旧保持安静,不敢妄言,甚至连眼神交流都显得小心翼翼。
然而,当众人终于踏出贡院大门的那一刻,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仿佛摆脱了一种煎熬。
“爹、娘,孩儿终于活着从贡院出来了!”
随着这一声宣泄般的呼喊,学子们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