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老太太倒吸一口凉气,连嗓门都提高了许多,“要不得,要不得,那地方要不得啊!”
屋里的动静,引来一直关注这边情况的二大娘,她掀开门帘,关心地问道:“娘,你没事儿吧?”
“没事。”
话是这么说,可二大娘还是狐疑地打量了一下两人,除了自家婆婆脸色不太高兴外,好像也瞧不出什么。
总不能是这方初九惹她不高兴了吧?
揣着看好戏的心思,二大娘走过来,准备先把地上散落的东西先收拾起来,顺道听一听祖孙俩刚才聊的什么。
可方老太太却开口把她赶了出来,等人走后,也没急着吭声。
那祠堂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啊,当初地主家用来供奉先祖,后来被砸了,而地主一家也都被绑去那儿挨了批斗,听说还死了人,平时村里的人路过都得绕着走。
这要把学校办在那儿,不胡闹嘛!
别说自己了,这村里谁能同意?
可老太太又不能打击到孙女的热情,想了半天,才给出了另一个建议,“丫头,要不咱换个地方,知青所那边的大会堂还有空地儿,人多也热闹。”
“可其他地儿都不如祠堂好。”
初九知道她的顾虑,无非就是像毛根说过的那样,觉得晦气,但如果连奶奶都说服不了,接下来又怎么能让整个村子的人都改变想法呢。
“奶奶。”初九坐到老太太身边,握住老人青筋凸起的手,“我听人说,那祠堂承了百年香火,以前还进过状元,这要是用那儿办学校,保不齐也能让孩子们沾沾光。”
见她面容松动,初九趁热打铁,继续说道:“要是能得老祖宗保佑,出几个像样的学生,今后我也有靠山了不是?”
这句话说到方老太太的心坎里去了。
孙女亲生爹娘没了,那养父母又山高路远的,估计没几年情分也淡了,而自己还不知道能活多久,要是不在了,谁又能护住她呢?
这容貌,这身子,若那群孩子真能念着她的好,有出息后,说不定真可以在有困难的时候帮一把。
老太太蓦地释怀,也不再纠结晦不晦气的事儿,亲昵地点了一下初九的鼻尖。
“你这丫头……”
祖孙俩这下算是谈妥了,初九觉得自己的方法还是可行的。
虽然现在不允许搞封建迷信那一套,可村子里的人,私底下还是信这些的,要不然也不会去忌讳祠堂。
她正好可以从这点下手,改变个说法,让大伙儿相信祠堂会带来好运。
这套初九可熟了,上辈子没少在各种视频底下接接接,这忽悠的话术也是张口就能念上一段。
从奶奶的房间里出来,初九跟二大娘打了个照面,这人被赶出来后一直躲在门口偷听,又怕被发现,就离得远了些,只隐隐约约听到什么“知青”“沾光”等字眼。
脑瓜子一转,突然想到,这丫头不会是看上哪个知青了吧?
初九可不知道这人心里的想法,给了她一个疏离又不失礼貌的笑,毕竟这个家里,二大娘也算是个暂时没撕破脸的长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