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贵妃二嫁讲什么 > 第65章 婚宴3(第1页)

第65章 婚宴3(第1页)

天快亮的那阵,姜家大娘子姜姝来了,上回去长安时便有了身孕,如今正是害喜的当口,人瘦了一圈,到了韩家,韩千君已经梳妆完,坐在了喜床上。

姜姝把她从头到脚打探了一回,亮着眼睛赞赏道:“我从未见过如此好看的新娘子,比当初作贵妃那阵还要美。”

姜姝是个直性子,说话从不参假。韩千君进宫时才十六,人没张开,脸上还带着婴儿肥,身姿也没眼下这般抽条,可爱归可爱,少了姑娘的玲珑,如今长到了十九,完全不一样了,腰是腰臀是臀,曲线优美,嫁衣穿在身上,胸前的位置并非空空荡荡,能看得出撑起来的饱满。

不得不说描妆的嬷嬷有一双好手,往日大大咧咧的姑娘,此刻变得明艳生动,胭脂水粉丝毫没有挡住她眼里的灵气,倒是衬托出了几分妩媚来,嫁衣的霞帔上嵌了两排拇指大小的海珠,珠宝的光晕随着她低头额首,一团团移动在她光洁的下颚和颈项之间,华贵得让人不敢直视。

不怪她跋扈自傲,姜姝不得不承受,有的人生来便是天生高贵。

薛家一个薛妃,一个薛二娘子,总喜欢拿她们与这位比,但无论是气势还是运势,亦或是本事,都比不过啊。

薛家落得一个抄家灭族的下场,别说体面,命都没保住。

姜姝记得最后一回见薛妃是在她的寝宫,皇后带人去寻线索,见她死死地抱住二皇子的牌位不放。想必那时候,她便已经知道了,当今的皇帝并非自己的夫君。若是自己的夫君,她纵然失了宠,膝下的孩子到底是他的,薛家尚且还能靠着那个皇子留着一线生机。

然而事实往往是残酷的,皇帝不是二皇子,乃当初的太子。如此一来,别说是薛家,薛妃包括她的孩子都留不得了。

从去年年末,朝堂的动荡延续至今,无可厚非,韩家、辛家还有她姜家成了最大的赢家。

作为这些家族的子女,背靠着家族,也迎来了他们的春天。

韩千君不知道她脑子里在想什么,见她望过来的目光直勾勾的,渐渐地有点二流子的势头,伸手戳她眉心,“怎么着,肚里怀了男胎?”

姜姝笑了笑,“若我肚里真怀了男胎,大头菜就生个闺女,十几年后,我来帮你养。”

人还坐在喜床上,她便开始打起以后儿媳妇的主意了,韩千君翻了个白眼给她,“等你生下来再说,随你一切好说,别没得随你家那位范小侯爷,又奸又滑,那可了不得。”

姜姝乜她一眼,“你家辛公子好?”

“好啊。”韩千君毫不避讳地夸道:“辛公子哪样不好,你若是生个闺女,就等我。”

成亲怀胎,哪有一下就能怀上的,姜姝自己过了大半年才有了身孕,看了一眼跟前还未入洞房的小娘子,鄙夷道:“等你到何时?”

不过两人上回从长安到京城,同吃同住了大半个月,她若是提前作弊,当她没说。

韩千君道:“你别看不起人,女大三抱金砖听过没?”

姜姝把适才她的话还给了她,“像你说的,生下来再说,若是随了辛公子一切都好,随了你就难办了…”

这话韩千君不爱听了,伸手去戳她,“怎么随我就难办了,我哪里不好…”

姜姝:“瞧瞧,又动手了!”

韩千君:“你还说…”

姜姝:“好了好了,咱们千君哪里都好。”

韩千君不服气,“瞧你说得有多违心,憋着坏笑呢…”

两人打打闹闹,外面的天色越来越亮,前来送嫁的宾客陆续涌过来,挤满了屋子。

昨夜郑家的三个小娘子安置到了四娘子的千君阁,今早过来后便疑惑了,“千君阁不是表姐的院子吗,又宽敞又明亮,为何表姐会在这小院子里出嫁?”

郑家的表姐忙拽了一下她衣袖,“别瞎嚷嚷。”

府上几个夫人都在,她们不知道?这番安排想必有他们的道理,就算亲戚,旁人家的后宅之事也不是她们能议论的。

“我知道了,表姐是在孔融让梨…那为何四娘子就不让,府上不是还有个五娘子吗?”

郑氏姐妹的说话声,不轻不重地落入宾客耳朵,各自听了心下都有了自己的估量。

前不久二爷为了一个姨娘搬出去,本以为八成受了国公爷的气,如今瞧来只怕另有乾坤,国公爷那般爱惜自己的闺女,先前的宅子不也给了二房,成婚之际,二房那位四娘子竟也没想着物归原主,把占了别人的雀巢还回去。

姜家夫人为图热闹,昨夜同几个要好的世家姐妹,也歇在了国公府上。

郑家两位小娘子说得话,她都听见了。庆幸自己走了这一趟,否则还真要吃哑巴亏了,韩姜两家因着皇后的原因,关系越来越近,本打算亲上加亲,把二房的四娘子讨过来,可昨夜先是听老大过来同她说起,那位四娘子一脚把府上的奴婢踹翻,便觉她品行不咋样,今早又见国公府夫人的娘家郑家人如此议论,便知道这位四娘子,她姜家招惹不起。

待四娘子过来送亲时,姜夫人的目光便没再往她身上多看一眼。

——

初春的阳光难得可贵,那道震天的爆竹声正好落在清晨的第一缕艳阳里,风雪后的日头干净得如同被仙露洗涤过,澄明的光线里,新娘子一只金缕鞋陡然踏进来,灿灿金光耀人眼睛,一晃眼的功夫新娘子的裙摆便荡旋在了阳光底下,脚步自白玉台阶而下,两位仆妇左右各立一人半蹲着,弯腰在她身前铺开朱红色的绸缎,一步步往前,在她即将要踏出的地方,犹如开出了一片嫣红的海棠。

耳边全是哄闹声和祝福声,韩千君手里的团扇拿着稳稳当当,挡住了视线瞧不见前路,只能垂目盯着脚下的方寸之地。

照当下的习俗,新娘子该有福婆牵出去,交给新娘官。

但韩国公觉得还是照着老规矩来更好,早早准备妥当,人等在廊下,要亲自背着自己的闺女出嫁。

韩千君早已不是三岁孩子了,虽比之前清瘦了一些,但个头不矮重量不算轻,怕把国公爷压出个好歹来,“父亲,牵着我罢。”

韩国公蹲下身,回头招呼她趴上来,“看不起父亲了?眼下我虽为文官,早年也曾上过战场,你都给忘了?”

记得。

她怎可能忘?

儿时不知道上战场,可怕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厮杀,那时候她最怕打雷,怕夜里山上的狼叫,每回他去战场,一遇上打雷天她都会提心吊胆,小小的人儿跪在床前祈祷神明,放过他的父亲,不要被雷劈,不要被狼叼走。

而她的父亲也从未让她失望过,回回平安归来,一直陪伴着她长大。

在她的心里,他就像是一道厚实的城墙,永远挡在她和家人身前,替她们挡住外面的风雪,待到了夏季,又替他们挡住灼灼烈日。

有了他,她才养出了这一身蛮横劲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