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许知祥也来了,带着仵作和一众官差。
百姓们围着看热闹,他也没有阻拦,只让官差拦着,不让凑太近。
宋家祖坟外有一片空地,为方便验骨,官差将他的棺木抬到了外面。
棺木一打开,便有一股腐味传出,众人都捂紧了口鼻,却仍翘首观望着。
宋父死去已有一个多月,此刻也正是夏秋之交,气温不低,尸首腐烂得很快,棺内只余白骨。
官差很快便收殓了白骨,放到一旁的竹席之上。
宋轻瓷在一旁解释。
“滴血验亲的滴骨法,是指将活人的血滴在死人的骨头上,观察是否渗入。”
“若能渗入,便证明活人与死人存在血缘关系。”
“只不过这尸骨需得特殊处理,用酒醋之汽熏蒸。”
萧允闻言一怔。
这是晴明蒸骨法,并非用来滴血验亲,而是用来验死者尸骨的。
晴明蒸骨法,需在天气晴好之日进行。
将尸骨洗净后,用细麻绳串好并按次序摆在竹席上。
然后挖一个地窖,用柴炭烧红四壁,除去炭火后,泼入酒和酸醋,用地窖里升起的热气蒸骨。
大约一个时辰后,取出尸骨,放在明亮处,撑开红油伞,进行尸骨检验。
如果骨断处有红色痕迹,说明是生前断裂;如果没有红色痕迹,说明是死后断裂。
宋轻瓷会用此法,说明她知晓她爹身上有伤。
萧允看向一旁的仵作,旁人不知,仵作应当知道这事,但仵作并未开口。
他心下微动,莫非宋轻瓷今日滴血验亲是假,寻找她爹死因是真?
宋轻瓷买通了仵作?或者,她直接买通了知府?
他按下心头的狐疑,静静地听宋轻瓷说话。
果然,在宋轻瓷吩咐下,官差已将宋父尸骨从棺中取出,转而去挖地窖。
宋轻瓷看着现场众人,侃侃而谈。
“熏蒸尸骨需要些时间,趁着这时间,我与大家说说我的情况。”
“我是宋家大房嫡女宋轻瓷,我原有两个弟弟,二弟宋回,今年十五岁;三弟宋煜,刚满八岁。”
“十年前,我二弟宋回在元宵节灯会上走失,我爹娘一直苦心寻找。”
现场有不少上了年纪的人,闻言都连连点头,更有人接话。
“不错,那位二公子长得聪明伶俐,甚是讨人喜欢。”
“当年二公子走失,宋大爷一夜白头,宋夫人更是哭肿了双眼。”
“我也听说了,宋大爷夫妇苦寻多年无果,幸好七年后又生下小儿子宋煜,宋家才后继有人,只可惜宋夫人难产身亡……”
宋轻瓷闻言,眼眶微红,眼眸含泪,轻泣出声。
她一边用手帕抹泪,一边哽咽着说道。
“我三弟出生后,我爹也一直没有放弃寻找二弟。”
“好在前些时日,我爹寻到了我二弟的消息,命人将他带回。”
“只可惜,我爹没能等到二弟回来,便过世了。”
萧允轻叹一声,清隽的脸上满是愧色,语气也说不出的低沉。
“是我对不住爹,若我能早些回来,兴许爹就不会过世了。”
众人都不免唏嘘。
这时,人群中响起了一道洪亮的男声。
是宋广平来了。
“简直是胡说八道,你说他是你二弟宋回,可有证据?”
宋楚枫也跟着说道:“就是,他明明是你奸夫。你为了脱罪,才将他认成弟弟。”
这话一出,人群发出一阵骚动。
众人都有些狐疑地看向宋轻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