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72章 伤痕文学走不远求追读(第1页)

第72章 伤痕文学走不远求追读(第1页)

刘振云听罢缩了缩脑袋不再说话,刚去厕所的学生听说班里面要举办一个小辩论,一个个欢呼的手舞足蹈,甚至还出去叫人去了。

刘一民和张曼凌两人站在讲台的两侧,题目就叫做——《红楼梦是不是曹雪芹的伤痕文学作品》,刘一民觉得这个题目就很扯,很可能这大姐只是脑袋“灵光一现”,看她的样子,说不定现在已经在后悔了。

刘一民率先开口问道:“张曼凌同学,你为什么会觉得红楼梦是伤痕文学作品?”

张曼凌深吸一口气,当自己站在讲台上看大教室的时候,尤其是下面还进来了许多其他系的学生,甚至还有不少人正往里面走,她心怦怦跳。

刘一民率先发问,让张曼凌先进行自证,他再发问,对方继续自证,从而让辩论的主动权掌握在他的手里面。

“伤痕文学的由来就不讲了,大量的伤痕文学作品里面的内容为主人公受到各种各样的伤害,产生了一段极为凄惨的经历,甚至是妻离子散、母丧独存。从内容上看,《红楼梦》里面大量的篇幅也写了林黛玉和其余各种人的凄惨经历。

两者的内容上有相通之处。”

张曼凌说完,得意地看向台下的学生和教授,又冲着刘一民勾起了嘴角。

“那形式上呢?”刘一民问道。

“形式上。。。”

刘一民一问一答,他还没有说多少话,张曼凌已经说的是口干舌燥。教室里面人挤的越来越多,大家呼出的二氧化碳在教室里面堆积,站在台上的张曼凌感觉脑子有点不够用了,越来越混沌。

见她差不多已经偃旗息鼓了,刘一民笑着说道:“我觉得拿《红楼梦》跟伤痕文学来对比的话,对红楼梦是不公平的。伤痕文学我觉得更像是控诉文学,里面的内容是对那几年的控诉,充斥着非黑即白的论断,文学价值极低。

更有甚者,为追风而作,为赋新词强说愁,有形而无意。《红楼梦》虽然也是一部悲剧小说,但以爱情为主线,揭露了人性的美好和丑陋,具备人性美和悲剧美,运用了一些超现实主义的元素,还有浪漫主义的写作手法,艺术价值极高。

所谓的伤痕文学是时代产物,而且还是走不远的时代产物,《红楼梦》的却能一直被大家拿来研究。”

“你凭什么觉得伤痕文学走不远?”教室的最后面有一位其它系的学生站起来说道。

张曼凌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而是等着刘一民解答,她也很好奇。

“十年的经历,难道我们要谈数十年和上百年吗?这段时间在我们的历史上,充其量是一粒灰尘,我们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我们接下来的任务应该是前进,而非一直往后看。

现在大家都在谈伤痕,好像我们走不出来了,批判是为了轻装上阵,不是为了一直增加包袱。还有一些人臆想的伤痕、为了成名刻意夸大的伤痕,单纯个人情感的宣泄,我个人觉得这是不对的。

没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哪里能走得远呢?”

张曼凌接过话说道:“我觉得刘一民同学说得对,我在德宏插队五年,那里条件不好,是历史上有名的“瘴疫之地”。《三国演义》大家看过七擒孟获,其中有一部分就是说的丞相吃了瘴气的大亏。

条件不好,但是那里的人对我们都很好,帮助我们成长,教我们如何在当地生存下去,还有的知青在那里获得了爱情,这一段经历对于我的人生而言非常重要,我们大学生,还是要有踩在泥土上的经验,这就是一民同学刚才说的人性之美。”

刘一民看向张曼凌,这位大姐被自己给说服了?

“你们两个下来吧!”吴组缃教授说完走上了讲台。

“很多伟大的作品都是悲剧,喜剧的很少。因为悲剧里面充满了人性的美与恶,给读者带来对人性的反思和社会的洞察,最重要的是继续活下去的勇气。让大家变得沉浸于悲伤,可不应该是目的呦!

一民同学讲得好,张曼凌同学敢于提出问题也很不错,让我们向他们学习!”

吴组缃教授做了个总结,算是对刘一民的观点表示了赞同,也给刘一民跟下面同学的讨论画上了句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