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关于大唐太子李承乾的 > 第65章 中秋殿议魏王党羽云动(第2页)

第65章 中秋殿议魏王党羽云动(第2页)

贞观之初,朝中有大臣上表,提议李世民到泰山封禅,理由是其文治武功盖压千古,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既有仁爱之道,又有崇信之心,应该封禅泰山,以谢天地,被魏徵以新朝初立,劳民伤财为由劝阻。

贞观五年,大唐迎来了第二个丰收之年,朝集使赵郡王李孝恭等人请求封禅,李世民顾虑其它,因而未准。

而如今,大唐平定四方,蛮夷尽皆臣服,威名远至西域,百姓平稳生活,确实是封禅的好时机。

不少人看着御史大夫韦挺的身影,眼眸中流露出了悔恨之色,这么好邀宠的办法,他们怎么就没想到呢。

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徵、褚遂良等重臣却把目光投向了魏王李泰,御史大夫韦挺可是不折不扣的魏王党羽,先呈《括地志》,再请奏封禅泰山,联系在一起,让人难免多疑。

“怎么又提起这事了?”

李世民一双龙目扫过全场,无形的压力在所有官员身上滋生,帝王之威展露开来。

“陛下的功、德,天下人有目共睹,是到封禅的时候了。”

“时不可失,天不可违呀,现在封禅,臣以为已经算晚了。”

韦挺手中紧握着笏板,面容严肃的回答道。

“臣附和!”

“臣附和!”

黄门侍郎刘洎、司马苏勖等魏王亲信挨个站出身来,大声道。

“臣等赞同御史大夫所言,陛下当封禅。”

朝中本就蠢蠢欲动的官员们都随之附和出声。

见此情形,魏王李泰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百官奏请,此事已经成功了大半。

“左仆射。”

谏议大夫、晋王长史褚遂良用询问的眼神看向长孙无忌。

“嗯?”

长孙无忌轻摇了下头,局势不明,他也不知道魏王打什么主意,静待其变即可。

一众出身关陇门阀的官员瞧着他们没有动静,全都站在原地,不与参合。

“你们呐,都以为封禅是帝王的盛事,朕不这样看。”

拂了拂衣袖,李世民坐起了身子,俯瞰满殿文武,开口道:“如果天下太平,家给人足,即使不封禅,有什么不圆满吗?”

“呃呃。。”

就连韦挺都被问的愣了下。

只有侍中、太子太师、郑国公魏徵嘴角抽了抽,他知道李世民并不是拒绝,而是在等着群臣给出足够多的理由堵住悠悠众口,从而同意封禅。

“以前,秦始皇封禅,汉文帝不封禅。”

“怎么,难道后来人觉得汉文帝不如秦始皇吗?”

李世民接着说了句,眼神幽幽道。

“封禅表示的是君王的功绩,而君王之所以有功绩,正是因为他治天下的结果。”

尚书左丞卢承庆站了出来,补充道。

“臣附议。”

在场官员齐齐说道。

这一次站出来的官员不单单是魏王手下的人,还有包括了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为首的山东士族官员,至少占据了朝堂五分之一。

“嗯。”

听到这番话的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一只手捋着下巴的胡须,表情很是愉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