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打着哈欠看着正在算账的吴燕,慵懒地说道:“你和丽丽不是五五开吗?所有收入对半就行了,怎么算的这么仔细?”
吴燕一边拨着算盘,一边回应姜娆的问题,“我们现在分成了两个摊儿,每个摊儿的收入情况不一样,所以得合拢再分开。”
“再一个,炉子和煤炭都是丽丽提供的,虽然成本不多,但我不能白白占便宜,毕竟丽丽的哥哥团煤炭也怪费劲儿的,这笔钱也得单独拎出来。”
过了好一会儿,吴燕总算算出了总账。
“阿娆,你知道我们这周挣了多少钱吗?”
看着吴燕眼底藏不住的亮光,姜娆试探着问:“五十块钱?”
一周五十块钱,一个月就是两百块,两个人对半分,再除过炉子煤炭的钱,吴燕再怎么着也能挣到九十多块钱。
已经很多了。
“啊?”吴燕愣了一下,脸颊微红,“没有那么多!一个烤红薯才一毛钱,五十块钱,我们俩得卖五百个呢!”
一周卖五百个,一天就得七十多个,怎么卖得出去?
“那你们挣了多少钱?”
“四十五,整整四十五块钱!”吴燕欢呼雀跃,“我刚才算了笔账,用鸡蛋换红薯的成本差不多在三块钱,煤炭凑整的话也得有一块了,买绿豆是个大开支,足足花了六块钱呢!”
所有成本加起来得有十块钱,所以净利润是三十五。
如果一直按照这个进度,一个月就有一百四十块钱,她再和何丽丽平分这笔钱,每个人可以挣七十块钱!
她之前在饭店打工,虽然管饭,但除过房租后,一个月累死累活也才能落下二三十块钱。
现在卖烤红薯,虽然吃饭得自个儿解决,但一个月也花不到几块钱,再除过房租,她至少能攒下五十块钱呢!
五十块钱,对于进京务工的吴燕来说,已经是一笔相当大的收入了。
“我爸妈在大队挣工分,两人拼死拼活挣满工分,可一年到头换了粮食后,也剩不下几个钱。我现在一个月能挣五十块钱,我自己留一部分攒起来,再给家里寄一点,都能过上好日子了。”
姜娆看着吴燕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模样,有些不忍心打击她,烤红薯也只能卖冬天。
翻过三月中旬,京市就没那么冷了,烤红薯就没什么市场了。
不过问题不大,卖不了烤红薯,她们还可以做点别的营生。
“你还不睡觉吗?”姜娆继续打哈欠,“我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我还得记账呢,阿娆你先睡。”
姜娆也没跟她客气,爬到床上去以后,贴墙睡着,给吴燕留了一半的床铺。
翌日天刚蒙蒙亮,姜娆就被吴燕的动静给吵醒了。
她打着哈欠看了眼手表,“现在才六点钟,你这么早就起床了?”
烤红薯又没什么技术含量,下午再去电影院支摊子就行。
吴燕道:“烤红薯就做半天生意,还有一半儿的时间不就浪费了吗?所以我和丽丽找了个糊火柴盒的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