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永孝今天留下他,主要是为了叮嘱几句,说完便让他离开了。
“唐斯先生,柴经理,我今天留下你们,是有两件事要和你们商量。”雷永孝喝了一口茶,开口道。
“老板请讲。”两人异口同声地回答。
“你们觉得现在香江的发展快不快?”
唐斯看了一眼柴晨昂,笑道:“老板,香江可是日新月异啊。几年下来,靠近我们的尖东已经是繁华之地。”
“嗯,柴经理呢?”
“老板,随着香江适婚人口的增加,我觉得香江的城区面积会迎来一波飞速扩张。”
“嗯,看样子你们都看好香江的发展。所以,我对我们的水泥厂有些担忧。你们都知道,水泥厂是重污染行业。如果城区扩展到我们周边,港府肯定会要求我们搬迁。”
唐斯这时说道:“老板,三五年内应该没问题。”
“就算三五年没问题,如果到时候港府要求我们搬迁,那就来不及了。选址、建设、搬迁,都需要时间准备。”雷永孝缓缓说道。
“老板的意思是,我们主动搬迁?”
“对,我们要制定一个搬迁计划,寻找新的厂房土地,然后向港府报建。”
香江的工业用地一直很紧张,报批本身就是一件麻烦事,更别说建设新厂区了。
雷永孝心里盘算的是脚下这块地皮。虽然只有黄埔船厂的三分之一大,但如果操作得当,至少可以赚十几个亿港币。
而且,厂房搬走并不影响水泥厂的持续盈利。
“好的,老板。”唐斯只能点头答应。
“柴经理,房地产开发是不是需要大量的水泥制品,比如下水管道?”雷永孝又问道。
“是的。”柴晨昂点头。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升温,我想这些水泥制品的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我们应该想办法,吃到地产业开发的红利。”
“那老板的意思是,我们生产这类产品?”唐斯问道。
雷永孝点头:“对,建一个水泥制品厂。首先,可以让我们获取更多的市场红利;其次,可以扩大青州水泥的生产规模。”
其实,雷永孝还有一层考虑没有明说——建厂需要地皮,这又是一种财富储备,何乐而不为呢?
在香江,由于环保组织的存在,土地资源只会越来越紧张。
当然,这些环保组织的金主大多是香江的大地产商,他们拥有丰厚的土地储备,目的就是人为制造土地资源紧张,抬高地价。
“今后,唐斯先生要和柴经理多沟通。在水泥制品中,什么产品需求量大,我们就生产什么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己任。”雷永孝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