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站在人群中,他的玉笏板在掌心轻轻敲击,发出一声声清脆的响声。而曹昂则是眉头紧蹙,仿佛那两道眉毛已经拧成了一座山峦。
突然,那巨象像是感受到了众人的注视,它猛地扬起鼻子,发出一声沉闷的低吼,然后从鼻孔中喷出一股白色的雾气。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得前排的几个官员惊慌失措,连连后退。
其中一人更是因为太过慌张,以至于他头上那顶镶着明珠的官帽都歪斜到了鬓边。
“孤要知道此象的重量。”
曹操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庭院中回响,惊得屋檐下的几只栖鸽扑棱着翅膀飞走了。
他环顾四周,看着那些文臣武将,缓缓说道。
“诸位爱卿,可有什么良策能够称出此象的重量呢?”
众人听到这个提议后,顿时像沸腾的鼎镬一样炸开了锅。
有的人提议直接将大象宰杀后分称,然而这个话音未落,就被许褚的一声冷哼给打断了。
紧接着,又有人主张建造一个巨大的秤来称量大象,但杨修立刻指出,要建造这样一个秤所需的木材恐怕堪比宫殿的梁柱,实在是难以实现。
就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更有一个人提出要驱赶大象去踩踏青砖,然后根据青砖碎裂的数量来估算大象的重量。
这个主意一出,引得满堂哄堂大笑,显然大家都觉得这个方法太过荒谬。
就在众人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曹冲却蹲在池边,静静地看着一群蚂蚁搬家。此时,水面上正倒映着他父亲那紧锁的眉头,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难题。
突然,一条锦鲤猛地摆尾,激起的涟漪将那倒影搅碎成了粼粼的金片。曹冲见状,急忙伸手去捞,结果一不小心,半截衣袖都被浸湿了。
然而,当他抬起头时,却惊喜地发现自已常坐的那艘朱漆小船正静静地漂浮在波光之中,随着水波轻轻摇晃。
“父亲!”
曹冲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他提着湿漉漉的衣摆,像一阵风似的冲进了人群中。他头上的玉冠随着奔跑上下跳动,那上面的红缨也如火焰一般飞舞着。
“让大象登上大船,吃水线就是它的重量!”
曹冲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在喧闹的人群中显得格外突出。
在满堂鸦雀无声的氛围中,曹操的眼底突然闪过一道惊雷般的光芒。
他毫不犹豫地解下腰间的玉佩,轻轻地塞进儿子的手心。那块温润的墨玉,仿佛还残留着曹操身体的余温。
第二天清晨,辰时刚过,三十名赤膊的力士齐声高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地推动着那头巨大的象。
象足沉重地踏在木板上,发出沉闷的响声,仿佛整个大地都在为之震颤。
而此时,曹冲正专注地在竹简上记录着什么。他的小手握着笔,在竹简上划出一道又一道的横杠。
当河水慢慢漫过船舷的刻痕时,曹冲恰好完成了第三道横杠的记录。
与此同时,荀彧则在一旁用算筹在青砖上摆出一幅星图。每一颗算筹都代表着一定的重量,他仔细地计算着,确保每一个数据都准确无误。
当最后一声报数落下时,整个场面都凝固了。然而,就在这一刹那,曹操突然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他猛地将幼子高高地举过头顶!
孩童的笑声如同银铃一般,清脆而响亮,惊起了柳梢上的黄鹂。那欢快的笑声,似乎穿透了许昌城的每一个角落。
从那一天起,许昌城的百姓们都在传颂着这个故事。
他们说,那日丞相府中飘出的酒香,浓郁得让人陶醉,仿佛整个朱雀大街都被这股香气所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