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都进工厂了,而钢铁厂与棉纺厂之间的这条路也立马变得空旷了许多,只有些行人与骑着单车匆匆而过的人。
煎饼果子摊前偶尔围上来几个客人,孙梓程打算再卖一会儿就收摊回家。
就在这个时候,街头忽地出现了两个身穿制服的国安大队警员,两个人径直地来到了摊子前。
柳涵看到这一幕时,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
“小同志你好,你是孙梓程对吧?我们陶队想要请你去一趟国安那边,请问你现在有时间吗?”
“哦……哦哦,我这边正好打算收摊了,你们稍等。”
孙梓程没想到这个时候会有警员找他,但也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慌乱,只是礼貌地回了一句。
但是柳涵的表情却不那么淡定了。
她以为这些人是因为刚刚那几个小混混的事情而来,要抓孙梓程走的,脸色不由得白了几分。
那两个警员也都是经验丰富的执行人员了,不知执行过多少抓捕的任务,他们立即敏感地捕捉到了柳涵脸上的表情,因为这种表情他们实在见得太多了。
小孙同志,你是遇上什么事了吗?
其中一个较为年长的警员开口问道。
“没什么,就是刚刚碰到几个来闹事的混混,对我和我姐动手还想掀摊子,已经被我打跑了。”
孙梓程解释了一句,也并不打算隐瞒什么。
可此话一出,柳涵脸上的表情更加紧张了几分,悄悄观察起那两个警员脸上的神色。
“这样啊。那你自己可以应对得了这件事吗?”
那个年长警员脸上却并没有什么大的表情变化。
“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们可以帮忙的。”
另一个警员也开口道。
柳涵愣住了。
为什么听着他们的对话,感觉他们好像是……相互认识的?
实际上两个警员的确认识孙梓程,只是孙梓程不认识他们而已。现在,这个16岁小青年的事迹早已在宿州的国安大队传了开来。
为保护母亲怒砍家暴继父二十多刀,之后更是直接来到警局大大方方地自首认错。之后又提供了重要情报,让国安大队的警员一举破开三起惊大案。杨伟东、陈山的两起命案,以及1979年那一起警枪失窃案。
此消息一出,国安震动了!
不光是宿州这边,周边的几个城市,乃至于北京那边,都听说了此事,所有知情的警员都对这位名叫孙梓程的年轻人赞不绝口,中央省委书记周志远更是要亲自为他颁发荣誉以及奖金。
此时的两人被陶文钊派来请人,亲眼见到孙梓程后,两人心中的惊讶更甚了,因为这人比他们想的还要年轻,分明就是一个中学生啊!
难以想象,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居然怒砍了继二十三刀,并在后期警方抓捕周平时用一把铁铲将其右腿的膝盖拍得粉碎……
两人自认为自己16岁时是没有这个魄力的。
“不用两位麻烦了,这点小事我自己就可以解决。”
这话他们是相信的。
“程程,你和他们去吧,摊子这里我看着就行了。”
身边忽地传来了柳涵的声音。她弄清这些人不是为了打人的事而来后,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而她讲这话也确实没有夸大,她很聪明,也很能干就这几天的工夫,她就已经学会了煎饼果子的制作,手艺不差。
孙梓程本是有些不放心的,但在得知今天上午这一片会有警员巡视后,他也答应下来。
两个警员将他带到了国安大队,路上他也从两人口中得知了陶文钊即将升官回京的消息。
这早就在孙梓程的预料之中。毕竟周平牵扯的那三个案件,每一个都是可以上报纸的大案子,对于普通的警员而言,侦破其中的任何一起都足够升官了,更何况是三起。
陶文钊之前犯的“错误”,在这么大的功劳面前根本不值一提,被调回北京也是理所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