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间,朝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寂静,静得连针掉地上都听得见。
按道理讲,这种奇迹般的事情怎能发生?
他们更倾向于认为这是朱棣跟他们开的一个超级玩笑,而不是真的。
"陛下,其中可有其他内情?"
在一众大臣惊讶的目光中,杨士奇思路敏捷,率先向朱棣提出疑问。这也体现了在场文武百官的共同疑虑。
这一战针对的是江湖上的绝顶高人,每个人都有着高深的武功,一个人就可以抗衡百人。
就算朝廷调派十万大军出征,能轻易达成且自身没有损失的战绩,无异于白日做梦。
要不是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那就是大大地侮辱了大臣们的智商。
目睹满朝文武僵硬的神色,朱棣轻笑几声:“告知你们也无所谓。据朕的情报显示,梁王的大军赶到之时,拍卖行里已爆发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血战,各个宗族的头领差不多全部阵亡或重伤,基本丧失了战斗能力。
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掌控住了他们。"
听完这番话,朝堂上的诸位官员反倒更加不知所措了。他们不是不信朱棣,只是觉得太过草率。
难道真的是天上掉下来的运气,什么都不需要做,到现场捉拿就行了?
这般好运,简直像是女子登仙一样,好得出奇!
文官方面先暂且不谈,那些平时总埋头苦读诗书之人,心想:要是真有这样的美事,我也去试试啊!
退朝之后,朱高煦阴郁着脸返回了府邸。
刚跨入正堂,他扬袖将一个日常玩赏的元青花瓷瓶砸得稀碎。
看见这一幕,站在旁边的小丫鬟忙悄悄吐了吐舌头。
一来是害怕。若是朱高煦余怒未消,保不准会拿她出气。
二来则觉得心疼。那只被砸碎的可是正宗的元朝青花瓷器啊!
尽管两朝间隔时间并不长,但那瓷器工艺精细,釉色纯净匀称,而且出自官窑正品。拿到现今市场,估价不菲,堪称高价之物。
转瞬之间就被摔碎,这也太挥霍了!
近来,这小丫鬟已经习惯了频繁发怒的朱高煦。
心里默默感叹:王爷下次发火能不能摔点便宜的东西?每次都要弄碎几样珍贵的瓷器,这样折腾下去,再富有的家底也耗不起呀!
不过幸运的是,这次朱高煦并没有责怪于她。
轻轻摆了摆手,神情抑郁地将她打发走了。小丫鬟好似重获自由般,一路快步离去,忙乎其他事务去了。
片刻之后,管家皇甫云和推门而入,见朱高煦坐在太师椅上怔忡出神,当即俯身请安:“参见汉王爷!"
朱高煦一语不发,心底越琢磨越恼火。老四又一次轻轻松松立下了大功,不仅运气好到爆表,简直像是天选之子!这让他怎么都无法理解:同样是一母所生的亲兄弟,为何好事全都落到了他头上?
相比之下,自己这个当兄长的,连一点汤水都捞不着,这世道也太不公平了吧!
更可气的是,老爷子对他处处偏袒优待,照这样下去,恐怕再过些日子,朝堂上的立足之地也会渐渐被抢夺干净。就在这时,他的脑海忽然灵光乍现,宛如溺水之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不可能,这里一定有什么问题!"朱高煦冷言道,"老四就算本事再大,那些江湖豪杰可不是吃素的,想摆平他们哪有那么简单!"
"马上派人去详细查个究竟。如果情况存假,我便以欺君之罪直接告他一本,说不准还能借机扳倒他!"他满是怨愤地嘱咐道。
然而,管家皇甫云和却苦笑道:“不必费力去查,在下刚刚已经得到了确凿的消息。"
"梁王麾下的大军果然将拍卖行围得水泄不通,场内众江湖人士没有任何反抗,径直交械投降了。"
但朱高煦早已心烦意乱,对管家的说法嗤之以鼻:“这种荒诞不经的话,怕是三岁孩子都不会相信。你觉得我会相信?"
听到这句话,皇甫云和皱起眉头解释道:“开始我也觉得不可信,但根据可靠情报显示,在拍卖场突然出现了位神秘莫测的白发剑客,此人力战群雄无人能敌。"
"不仅如此,他还一举夺走了压轴的轩辕祖器,然后扬长而去。"
听了这些话,朱高煦虽然内心震骇,但也认为此事实在匪夷所思。那隐逸山林中的武林顶尖高手已然声名显赫,又岂能轻易被如此摧枯拉朽地斩杀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