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笃定唐炳德这一次会成功,她晚上睡得可香呢,还做了一个美梦。
她梦见封辰很大方地跟她分享荒地,她轮着大镢头开荒开得飞起。
种上两块小麦田,一块玉米田,一块花生,一块大豆。
这里靠水源,种上两块水稻!
稻田里鱼养起来,鸭子养起来!
有了豆子,豆腐、豆干、油豆腐统统做起来!
花生收了,盐水花生、糖霜花生、酒鬼花生、油炸花生,统统安排上!
鸭子长大了,烤鸭、烧鸭、老鸭煲、酱鸭、鸭舌、鸭掌、鸭脖子……嘶哈!
几只耀武扬威的大公鸡抢她的鸭头,她又大战公鸡。
她抓着公鸡狞笑着要吃辣子鸡块,结果大公鸡张嘴一个“勾勾喽~~~”。
一下子给她叫醒了。
屋子里黑漆漆的,顶多四点来钟。
外面鸡鸣阵阵。
唐圆赶紧擦擦嘴边的口水起来做早饭。
爹娘已经去老屋拔地瓜秧了。
第26章倒插门
早上熬高粱米粥。
当地多是红高粱,糯性大,适合酿高粱酒或者当饲料,吃起来微甜带着涩味儿。
这是地地道道的粗粮,且不好消化。
唐圆掺了一把小米。
地瓜干实在是难吃,不管蒸着吃还是煮着吃,味道口干都差。
她得找时间去碾子上碾碎磨面做煎饼或者捏地瓜面窝头吃。
唐家老屋。
惊蛰前两天唐大伯和大伯娘的炕上埋了红薯母种。
空出一半炕面,掀开炕席,用土坯砌个一尺来高的池子。
底下铺上塑料膜,没有塑料膜便什么都不铺,然后堆满沙土,把精挑细选的红薯母种埋进去。
放在炕上是因为其他地方温度低不合适,炕上生火可以保持温度。
定期浇水淋水,半个月红薯发芽,然后长出秧苗。
现在秧苗差不多一尺高,正好可以拔来去地里秧地瓜。
天还黑着,唐奶难得大方地让点了油灯。
唐妈在下面接着,放在篮子里,拎出去淋上水,免得蔫了。
大伯娘让大堂嫂过来接着,她把唐妈拉到堂屋,笑道:“我去借了些布票,给咱圆儿扯身新衣服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