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被洗掉淀粉和糖分的地瓜米又干又硬,口感和味道都很差。
以前大家都穷,没什么可对比的,倒也不觉得。
可江南征吃了几十年的软香米,猛地换成这个,实在有些难以下咽。
他只好快速把饭扒拉进嘴里,嚼了几下便囫囵吞下,接着拿起玉米啃了起来。
“小海,谢谢你啊。”刘春梅感激地说,“家里还养了几只鸡鸭,等雨柔出院了,我就抓去卖了,先把乡亲们的钱还上,你们家的钱,可能得等到年底了。”
刘春梅看着江小海,有些不好意思。家里养的猪还小,现在卖根本卖不上价,至少得养到年底才能卖个好价钱。
“这钱不急,谁家还没个难处呢。”江小海满不在乎地摆摆手,那模样,活脱脱像个败家小开。
吃饭间,几人聊到了李雨柔要嫁给江南征的事儿。江小海和江南征臭味相投,听到这个消息,比江南征还高兴,直说道:“结了婚,以后可得好好过日子,上进些!”
“对,可别像你小海叔似的。”刘春梅笑着打趣,顺便也提醒一下江南征。
“春梅姐,你……”江小海被说得无言以对,只能无奈地摇摇头。
吃完饭,刘春梅坚持把碗筷都洗干净,才让江小海带走。
两人离开医院时,天色已经完全黑透了,江小海骑着自行车,带着江南征穿过县城的大街和车站,往回村的方向驶去。
“小海叔,有没有人说过你长得特别帅?”江南征看着车站里停放的中巴车,心里想着,要是自己有车,出行就方便多了,也不用再这么赶时间。
“说吧,有啥目的?”江小海头也不回,直接戳穿他。
“小海叔,我家里还有几块钱,想着明天送到县医院给刘姨。
可要是坐车去,一来一回,到刘姨手里的钱就又少了几毛。你把自行车借我吧?”江南征笑嘻嘻地说。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老祖宗的话还真没错。”江小海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有些动摇了,“借你也不是不行。
明天我要去老丈人家接老婆孩子回来,说好了带点海蛎螺过去。
你陪我去摸螺,明早我走路去,把车借你去县里。”江小海终究还是被江南征“拿捏”住了。
大林镇下辖五个村子,江家村和上峡村靠海,其他村子靠山。
江家村靠海的地方大多是礁石,路不好走,风浪还大,只有初一、十五大潮退去时,才适合赶海。
上峡村有一片不小的沙滩,大家赶海都爱去那儿。
江小海要摸的海蛎螺喜欢附着在礁石缝里,要想摸到,就得下到礁石堆里。
“去不去?不去就算了。”江小海追问道。
“去,当然去!”江南征毫不犹豫地回答。
“爽快!”江小海高兴地加快了骑车速度。
回到家,江小海换上雨鞋,又找出老村长的雨鞋给江南征。
两人各自拿上铁钳、铁锹和水桶,一同前往海边。
江家村的位置不太适合赶海,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上山劳作。
一天农活干下来,晚上大家也没多少力气去赶海了。
除了初一、十五大潮退去时,平时的礁石滩上,零零散散也就几个人。
江小海拿着手电筒,在礁石堆里一边走一边找,许久才能听到他水桶里传来“咚”的一声,那是摸到一两个海蛎螺的声音。
他抬头一看,江南征还站在原地发呆,便扯着嗓子喊道:“江南征,叫你来帮忙摸螺,你在那儿发什么愣呢?”
“小海叔,你那个方向没什么螺,这边比较多。”江南征指着与江小海相反的方向说道。
“啊?!”江小海满脸疑惑地看着他,这黑灯瞎火的,自己都得靠手电筒才能勉强看清,江南征怎么就知道哪儿有螺呢?
“这边不但有螺,还有不少螃蟹,说不定还有大鱼呢。”江南征神秘兮兮地说。
“真的假的?你咋知道的?”江小海更加疑惑了。
这一问,还真把江南征给问住了。他拎起水桶往前走,伸手往礁石缝隙里一摸,手里便多了两个海蛎螺。
再往前走,用长铁钳往水下一夹,一只张牙舞爪的螃蟹就被抓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