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谁能料到,这一路上竟然遇到了连连冤情,再加之庄内又有急事需要处理,这一切着实让英月生感到心力交瘁、疲惫不堪。
随着时间如流水般地不断流逝,英月生精心雕琢铸造的古琴已经初步呈现出了它应有的形态。
只要再稍加修饰润色,这把古琴便可以算是大功告成了。
眼前呈现出一把精致而独特的七弦琴,其琴弦由马尾上最为纯净、坚韧且柔软的毛发编织而成。
尽管外表稍显质朴简约,但在段情眼中,它已然堪称极品之作。
段情全神贯注地凝视着英月生精心打造古琴的全程,目睹每一个细节,心中涌起阵阵惊叹与钦佩。
在此之前,他对如此卓越非凡的技艺一无所知!
正当英月生将古琴轻轻递至段情眼前之际,段情猛地怔住了,满脸狐疑地脱口而出:"
叔叔,此为何物啊?"
英月生赶忙回应道:"
这乃是咱家祖传绝技所制,名为七弦琴。
"
段情这才如梦初醒般恍然大悟,终于领悟到这原来是一把琴。
自幼四处漂泊、历经风雨的他,何曾有机会接触这样新奇罕见的物件呢?更别提一眼便能识别出来了。
此刻,他完全被这把古琴深深迷住,目光中流露出无尽的好奇与热切渴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英月生接着道:“叔叔要将这具古琴送给你,喜欢吗?”
说着,他将古琴轻轻递给了段情。
段情满心欢喜地接过古琴,小心翼翼地抚摸着琴弦,仿佛感受到了一股神秘的力量。
他感激地对英月生说道:“谢谢叔叔,我非常喜欢。”
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见天色已逐渐暗下来,英月生小心翼翼地将段情扶上马来,两人一同再次踏上了回家的路。
一路上,段情始终紧紧抱着那具古琴,仿佛生怕它会飞走一般,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喜悦之情。
他们沿着道路缓缓前行,走着走着,英月生忽然听到前方传来一阵嘈杂的读书声。
这阵声音引起了他内心深处的共鸣,似乎让他意识到了某种重要的事情。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顺着声音的方向走去。
当他停下马步时,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赫然出现在眼前。
他抬起头,仰望着门头上方高悬的一块匾额,上面清晰地刻着“立德书院”
四个大字。
英月生不禁感到有些惊讶,他从未想过在这样的地方竟然会有一座书院存在。
原本,他认为这里不过是一个平凡无奇的小城罢了,但此刻他才发现,这里竟蕴含着如此浓厚的文化底蕴。
为了能给段情寻得一处绝佳的安身之所,英月生下定决心走进书院一探究竟。
这座书院看上去古朴而又陈旧,岁月的痕迹在它身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印记。
房屋显得有些落寞,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尽管历经沧桑,但历朝历代的书香气息依然弥漫在空气中,让人感受到一种沉淀和宁静。
课堂上,一位白胡子先生正对学生侃侃而谈,将四书五经讲述头头是道,时不时还一句典故,把学子们的思维牢牢锁在其中。
只见老先生,毛色花白,满篇皱纹,脸型微黄,偏瘦,头戴一顶布巾,手拿纸伞,一身修长的堂服,虽然岁月夺去了他的容颜,但是那股傲然挺立的书身气质确是丝毫不改。
老先生的侃侃而谈被两位不速之客打断,只好上前相迎,并示意正在背诵的学生们继续学习。
来到跟前,英月生弯下腰,恭敬地向老者行了一个礼,然后说道:“先生您好,我是闻声而来,如有冒昧之处,还望您多多包涵。”
老先生丝毫没有觉得被打扰,反而微笑着问道:“不知这位侠士来到此处所为何事?”
英月生心中挂念着家里的事情,也顾不得详细说明,直截了当地说:“我想将这个孩子托付给先生。”
老先生满脸狐疑地看着眼前这位名叫英月生的人,不解地问道:“看阁下衣着光鲜亮丽,家境必定殷实,为何会突发奇想将自己家的孩子送来我们这间陈旧破败的书院呢?况且,此地的孩童大半都是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之人呐。”
英月生并未有丝毫隐瞒之意,坦然回答道:“其实,他同样是个孤儿,我期望先生能够收容他。”
老先生露出一丝无奈神色,叹息着说:“壮士且看,咱们这座书院已破烂不堪,每接纳一名学童,便意味着多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啊。”
英月生自然明白对方话中的深意,二话不说,从怀中掏出一沓银票,轻轻递到老先生手中,并诚挚地表示:“这算是在下对书院的一点绵薄贡献,还望先生笑纳。”
那位老先生接过银票后,脸上流露出欣喜与感激之情,感慨道:“承蒙壮士厚意,既然如此,那就让这个孩子留下吧。”
喜欢乐动江湖请大家收藏:(aiquwx)乐动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