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的宴席中有三名奸细,全是汉王埋伏下的。”
“城外三十里地之外,汉王从前的手下正带着十万私军朝京城进发。
而且,城门守卫已经轮换了。”
朱棣轻轻揉搓眉心,语气如同谈笑一般:“十万,这数目可真不小啊。”
接着调侃道:“哼,朕领兵北伐的时候,他怎么就没想起多调动些部队支持朕呢?”
对儿子性格的了解无人能及,对于臣子的掌控也了如指掌。
像朱高煦这样的行为,在朱棣眼里毫不意外。
紫袍人继续报告:“这支队伍由四方召集而来。
太原府守将范重雷、开封府守将赵四海、济南府守将宋蒲以及北平府副将严和各自率领了一部分人马。”
“他们四个一直都是汉王麾下死忠,私下为汉王扩充兵力。
原来四大府加起来才不过有四万常规驻军,但另外增加的六万人,都是秘密招募的军队。”
朱棣点点头问道:“那老三呢?这件事他也知情吗?”
紫袍人回应说:“估计三殿下不清楚与私军的事。
至于守备换岗一事,据查有北镇抚司颁发的相关公文。”
朱棣表情微微一怔,随后抬头望着天色纵声大笑:“呵呵呵。。。。。。行啊!小子长大了果然不听话了!”
他又念叨着:“隔岸观火……这孩子还真学会玩这种把戏了!”
接着追问道,“那老大和老四呢?”
紫袍人思索片刻答:“太子殿下一如往常招待使节敬酒,看不出异常。
梁王嘛……自从宴会一开始他就四处闲逛玩耍毫无戒备,不过……”
朱棣眉头微皱催促道:“不过什么?你尽管说。”
紫袍人紧接着说明:“只不过,梁王带过来的那位女孩存在疑问。
她叫孙若微,乃是景清的女儿,也是靖难时期的旧部后代之一。”
朱棣顿时明悟道:“怪不得……原来那就是景清的孩子啊!”
他沉思了一下又感叹起来:“我还在奇怪世上竟有哪个少女拥有如此见识气魄,敢在席间直抒己见。”
“她的父亲景清确实是个称职的大臣。
尽管我对不起他的立场但他敢于对我行刺恰恰体现了他对朝廷忠诚。”
“这姑娘承袭她父亲的精神,眼看着身旁就是兵器却没动,因为她担心在这群外国人面前做出有损国体的事情。”
“真是个难得的好丫头……”
他随即苦笑道:“嘿,瞧这小姑娘都知道什么是国家荣誉,反倒是自家人家俩不成器的东西尽给我们添堵。”
说完这些话他愤懑得连胡须都颤抖不已,然后用两手指扣住腰间的皮带。
紫袍人悄悄退开后,朱棣回到内室提笔撰写了一封密令,转而呼唤旁边的小太监过来。"交给樊忠送去吧。”
小太监匆匆跑开了。
朱棣顺手摸了摸贴身穿着的软甲,然后走下台阶迈向龙驾。
。。。
与此同时另一场景开始展开。
当朱棣离开之后,孙若微便留在御案一侧默默等待着。
大堂上热闹非凡,但高台这里就只剩下她自己孤零零的身影了。
时不时她会左右张望寻找那个熟悉的身影。
内心暗自抱怨:“好歹请我来这里,总不能就这么放着让我干等吧!”
恰逢此时一个温婉轻柔的声音响了起来:
“吃点果子罢。”
孙若微回头看到一个穿着女官服饰的女子正捧着果盘对她微笑。
女子样貌秀丽,双眼明亮,容貌温柔大方,现在正冲着自己展现着友善的笑容。
孙若微盯着她一时没有言语,总觉得这个女子似曾相识。
那女子显然注意到她异样的目光,疑惑道:“怎了?我脸上的妆有点花吗?”
“呃。。。没事,多谢你。”
孙若微笑应着,还是想不起究竟在哪里见过这神秘女子。
女子认真凝视了一眼便离开了。
她陷入思考:自己一定是在某个重要场合见过这个人。
但这肯定不是最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