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大明开局随永乐北征txt > 第26章 这小子倒挺会笼络人心的(第2页)

第26章 这小子倒挺会笼络人心的(第2页)

他的嗓音沉稳却透着震慑力,令周围人一时鸦雀无声。朱瞻基的心猛然一揪——自己平日对海战研究得不多,竟把如此重要的事项忘了个干净。要是傻等着这一个月过去,这辈子都别指望能追上倭寇了。

众人同样惊讶,他们未曾料到年仅弱冠的朱高焱竟能察觉如此细节,洞察力之敏锐竟与久经沙场的老将军相差无几。唯有戚洪目光熠熠,捻须暗中审视朱高焱——清晨他已接到朱棣密令,知悉此次不仅需击退敌寇,还需栽培这位小王爷。原本戚洪还觉得朱高焱不过是个乖巧聪慧、不通兵法的年轻人,如今看来却是大大错了。看似一个简单至极的常识问题,恰恰最易遭人疏忽,尤其是在己强敌弱的情况下,就像朱瞻基此刻这般。

片刻后,戚洪拱手启声道:“元帅,我今日拂晓便派人先行开挖河道,大约再过十日,战船便可顺利入港。"

可朱高焱轻轻摇头。"太久。给我三天,务必让两百艘战船于三日内全部集结港口。"

刹那间,整个房间安静得只剩呼吸声。所有人互相张望,尽皆目瞪口呆。台州府布政使卢婧文慌忙反驳道:“元帅,这断然办不到!光战船从下游开到这里,就至少要花两天时间,更别提疏通河道了。"

"不错,去年那边渡口垮得很厉害,淤泥甚至快要漫上岸了!"又有几名将领跟着附和,"元帅,还是再多给几日时间吧,三天根本来不及!"

"请求延期,否则根本不行啊!"

人群中逐渐响起更多反对声,不少人暗自嘲笑朱高焱不知天高地厚,完全不顾现实困难。连戚洪也忍不住蹙眉低叹——三天?简直就是妄想!他开始疑惑:是不是自己一开始太抬举朱高焱了?

然而朱高焱挥了挥手打断喧哗,突然提高了声音问道:“如果人手再多些,如何?"

随后他果断提议,"调五万大军挖掘河道,剩余十五万部队奔赴前线迎击倭军!这样安排下来,三天之后倭寇溃逃,我们的战船准时到达,可以直接追击残寇清扫海域,岂不正好?"

这一番话让戚洪再度皱起眉头。"可是元帅……倭军规模远超六万,并且还有那诡计多端的毒物,十五万兵力去剿寇已经太过冒险。加上还得留部分士兵驻守本土,实际投入战场的数量恐怕连十四万都不足。以我对那些毒素的了解,此役风险极大!"

的确,按照戚洪估算,彻底击溃倭军至少需二十万大军才能万无一失。而朱高焱现在却要用仅有十四万人发动攻击,对他而言这无疑是极为鲁莽的举动。

众将士亦纷纷站出来表示异议,显然都不赞同这个方案。看着这些焦头烂额的人,朱高焱心里默默叹了口气。若是换作他人来主导全局,即便调动了更多的军队,恐怕也难以取得预期成果。毕竟倭国相较于大明虽不足为外人道的小国,但作战方式狡诈狠辣,稍有不慎就会功亏一篑。

在整个东南亚范围里,谈及国家实力,除了大明,倭国也可位列前茅。其手段残忍、诡计多端,经常给敌人留下挥之不去的心理创伤。

面前的这批大明将领皆是精兵强将,并非他们欠缺战斗技巧,只是被倭国过往的毒辣行径唬住了心神。

朱高焱缓步站起,目光深邃地扫过众人,保持沉默直至喧哗之声渐歇。随后,他从怀中取出一张卷轴,语气朗朗地开口说道:

"你们担忧打不过倭国,也害怕再次被人设计,我明白这种顾虑。"

"但是,如果我能明确告诉你们倭**队的位置在哪里、人数有多少、战备情况如何——"

"再加上教你们化解毒素的法子——"

"此时此刻,你们又敢不敢出征呢?!"

语罢,缓缓将卷轴铺展开来。

瞬时间,全场陷入寂静……

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凑近:“这,这是……?"

那是一张详尽的地图,众人围绕而立,弯腰仔细研究起来。

这一看,令众人心惊胆战。

"难道这就是倭军的布防图?"

"一共七个营地,各有一万人驻扎……"

"粮食仓库的位置,伤兵休养区,放哨岗哨以及隐藏船只之处……"

"天啊,太过精细了!甚至连上厕所的具体地点都没遗漏。"

"还有密林深处和偏僻海岛,居然也在那儿埋伏军队,真是高招……"

"太棒了!"

大家无不停下惊叹,眼中流露出炙热的希望。若这地图属实无疑,那么此战必胜无疑!得知对方的详细分布状况和战略安排,对方便成为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同时,自身行动可以完全隐蔽,占据先机主动发起攻势。如此一来,就算只有四千兵力亦可完胜敌军!

戚洪激动不已,声音都开始颤抖:“元帅,这般珍贵的地图从何得来?"

朱高焱轻轻摆了摆手,"别急,咱们派小队核查一番再说。如果核实无误,请按照我部署计划推进,各位觉得可好?"

"太好了!"戚洪双颊发红情绪澎湃。要是真的和地图描述一模一样,不用等朱高焱指挥,为了复仇雪耻他定然率先请缨杀上前线,三万将士的鲜血不会白流。

这一天,二十名侦查队员奉命出发,朝着指定地点快速奔驰而去。

安庆县东面方向,某座荒芜冷清的岛礁近旁暗藏着几艘看似平常的货船。一批批地中海发型特征明显的人影在货船与岛屿之间往来穿梭不停。

他们正忙着将抢夺于大明境内的无数物资财富分批搬至货船上,随后秘密运返倭国国内。

随着整整二十艘满载宝物的船只准备完毕启航。

七名身穿**衣服的倭人士兵相视而笑:“真是幸运,大明的确是个遍地宝藏的地方啊。"

"就单单劫掠一个小地方就已经相当于倭国半年税收收入。"

"足利将军见到了一定喜出望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