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西游之开局斩猴王 > 第63章 莲台讲经(第2页)

第63章 莲台讲经(第2页)

如来佛祖遍观僧众,“善,汝等安乐本座,舍形器之别,忘五脏之要,悟大觉之妙而失表里相成,且看心肝胆如何锁住精气神。”

说罢,他双手合十,金花玉霭蔓延左右,无边佛法映覆西天。

众僧尼皆是灵台透彻,双眼清明,一时间佛光大涨都可遍观三界。

佛祖又信手一指,众僧尼都不住被其牵引心神,如挟山超海,飞向东方。

三煞岭上,陆源正细听梵音,默念道经,却忽感梵音停滞。

陆源抬眼一看,舍利子上尸毗王端坐莲台,蓦地睁开双眼,慈悲之中竟现出一抹灵动。

他遍视山头,见天兵神将,也见妖魔邪祟,无有分别。

口中吟唱:“一切众生未度者,愿皆得度;未安者,愿皆得安。”

陆源当即躬身谒见,“晚辈陆源,拜见佛老。”

此话一出,天兵天将虽看不见如来报身降临,听不到真言宝诰,却也个个拜谒,口诵万安。

那赤面鬼王却出声嗤笑,“你又卖弄什么算计。”

他身怀舍利子千余年,只听得每日梵音,半点没见过佛祖模样。

此刻见陆源端行大礼,还以为陆源又要施什么诡计。

陆源不理他,直向如来道:“晚辈惶恐,惊扰佛老尊驾降临。”

如来轻笑摇头,“真君心如金刚,已渐窥得胜义法性。”

胜义法性是万法的本源。

佛教中有五种眼,分别为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能窥得胜义法性,就是接近慧眼的层次。

陆源当然没有那么精深的佛家修为,只是深究神通本源,走上正路,才使双眼清明。

至于心如金刚,陆源更是更没有那般境界,金刚意味坚硬不摧,如《金刚经》就是指心如金刚,万法不侵。

陆源谦逊道:“佛祖抬爱,晚辈心如玄冥,烦恼却如金刚。”

此话传遍西天,引得万众僧尼齐声称善。

达摩尚未入东土,金刚经译本也没有能断金刚之说,陆源此话在僧尼看来自然是佛性圆满。

“大善者莫过玄冥,处众人之所恶。击之无创,刺之不伤,斩之不断,焚之不然,淖溺流遁,错缪相纷,而不可靡散。利贯金石,强济天下。比之金刚无差矣。”

“弥罗天时,你与我谈论禅意,当日所问,风吹幡动,是否心动。”只见尸毗王指向山下问陆源:“此时风动,泠泠作响,是树叶响,还是虚空响?“

陆源当日能提出这个问题,心中自然有答案,合掌道:“《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风过十万叶,声声皆归如来藏。非叶响,非空响,是众生耳识攀缘响。“

如来微笑:“既知耳根妄动,何不住于闻性?“

陆源伸手一摄,一节枯枝收入手中,击打座下莲台:“如《楞严》耳根圆通法门,反闻闻自性——此声未起时,谁在听风?“

烟云婆娑中,佛祖颔首默然。

漫山神鬼,皆是看向青莲之上陆源。

他此时面上含笑,一派祥和,隐隐有大乘之意。

众人皆看不到金莲之上佛陀与其问对,只见陆源在对着舍利子虚空问答。

虽然怪异,但又十分和谐。

金花玉露自半空洒落,涤荡识海。

五色火升腾热浪翻涌,众人只觉周身清凉,如鱼在水中,自在不已。

独独赤面鬼王看向空中舍利子,眼中流露出一丝迷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