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皇上的手段震惊的同时,户部尚书杨思义也想到了更多。
这些年他主管户部,当然知道朝廷的财政其实一直都是十分的困难,捉襟见肘,百姓其实也过得不容易,但民间却多世家大户,他们肥得流肉。
皇上这一次强势推行的税收改革,意义恐怕也是在此吧……
……
同样,在收到这笔巨额资金的时候,徐达和朱棣也是惊得目瞪口呆。
“三千万两?”
“这么快?”
他们实在是为皇上的手段折服。
徐达也知道,皇上这些惊人的手段大概率是来自于那间神秘的书店,那间书店和那个年轻人,还真是神奇和神秘到了极点。
难道真的是神仙?
徐达不止一次这样想,而且这也是他唯一能够想到的答案。
“皇上,卖股份咋不提前跟臣说一声,臣也想买点呢。”
徐达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道。
经历过蓟州的钢铁厂,徐达自然知道这些股份的含金量。
只不过,他这些天基本上都是在为船厂奔波,早出晚归,并没有留意到相关的消息。
朱元璋却是笑笑,道:“放心吧,这三千万只不是过三成的股份,咱们手里还有七成的股份呢。”
闻言,徐达和朱棣的嘴巴张的跟鸡蛋那么大。
只是三成?就有三千万!
那岂不是说,如果全卖,这个船厂一共就有一亿两的白银?
一个亿?
他们甚至都不敢想过这个数。
那得是多少钱啊?
一个亿,是不是一生一世都花不完啊?
其实,朱元璋心中也是暗暗惊讶。
这是他第一次真正见识到了资本的力量,以前都只是概念,现在这些概念全都具象化了,他记得朱辰曾说过,只要一个概念,然后把故事讲好了,给出一个期待值,也就是说,画一个看不见的饼,就能够卖很多钱。
当时他不太明白,但是现在,他可以说是理解了,并大受震撼。
据他所知,现在大明船厂发售出去的每一股的价格都还在被炒高,也就是说,他手中的七成股份,如果抛售出去,还能卖更高的价格。
简直是恐怖。
朱元璋当然也知道,这其实卖的是朝廷的信任。
当所有人都相信,朝廷做这个事是有利可图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他们当然愿意和朝廷一起去做这一件事。
现在,有了充足的资金,大明船厂正式开始全面建设。
规模空前,投入空前。
这边的大明船厂高歌猛进,而另外一边税收改革却是焦头烂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