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院子的东角门和三进的东角门挨的很近,白天角门半开,云歌转头看去,隐约看到一个十五左右穿着天蓝色襦裙的少女,从衣着打扮上判断,应该就是学政家的小姐了。
领云歌过来的仆妇重重咳嗽了一声,“云娘子,咱们进去吧,太太正等着呢。”
少女脸色一僵,没想到客人已经来了,终于不闹了,匆匆远离了角门,让伺候她的下人们松了一口气。
云歌笑了笑,假装什么都没看到,跟着仆妇进了二进院子。
那位年轻小姐显然是想看他们一家人,学政夫人却命人拦着不让她出来,当真是有趣,看来今日这宴席确实另有目的。
学政姓原,名叫原集,今年四十有三,云歌走进二进院的正房,学政夫人坐在正上方一对太师椅的右侧,见云歌进来后微微点头让座。
云歌知道左边的太师椅应该是学政的位置,坐在了右边一列铺着墨绿撒花软垫的圈椅的第一个上,妙儿默默站在她身后。
学政夫人姓朱,面相很显年轻,就算有住在高门大户保养得当的原因,岁数也顶多就三十出头,和学政绝非原配。
云歌心里做着判断,和朱夫人客套寒暄起来,朱夫人没有太多四品官员正妻的高傲,谈吐非常和善,云歌在现代见过形形色色的人,看人有一手,朱夫人总给她一种底气不是很足的感觉。
“听说云娘子医术精湛,我这里有些亲友们送来的药材,白放着浪费天地灵性,不如云娘子拿去治病救人,也算是我的功德一件了。”
云歌心中挑眉,朱夫人连她会医术都知道,这绝对是提前下功夫打听过了。
云歌不动声色地收下那一盒药材,朱夫人又笑着和她聊了许多,提起自家时总是浅浅带过,却一直有意无意地问云歌家的情况,从几个儿子问到儿媳,再问宗族和亲戚。
云歌听到她间隔不远问了两遍自家老三,心里已经明白了几分,就拣谦湖读书用功、聪明心细、之前为家里服徭役混上了文书工作的事说了一遍。
朱夫人见云歌上道,不用自己更多暗示,心下满意,止住了话头。
“秋桂,你去厨房催催饭,今日贵客登门,怎么还没有做好?”
穿着水红小袄白绫缎裙的丫鬟匆匆跑走,很快便回来说,“太太,饭菜已经备好了,保妈妈问太太今日想摆在哪里。”
朱夫人笑道,“瞧我拉着你说了个尽兴,差点把餐点给错过了。”
云歌笑了笑,心想平民百姓不许穿绫罗锦缎,高官大户人家得脸的丫鬟仆妇却各个衣着富贵,难怪会有说法叫“宁为大家婢,不做小户妻”
,一些男人甚至抢着娶大户人家的贴身婢女。
正说着话,前院几个仆人把霄英送了过来,朱夫人和霄英问了几句话,霄英年纪不大却回答的有条有理,朱夫人看着喜欢,送了他一套黄杨木雕的十二生肖玩具。
午饭摆在正房侧厅,吃饭更衣的时候,云歌瞧见带她们进来的那位仆妇低声和朱夫人说了几句什么,朱夫人微蹙起细长的眉毛。
云歌暗中移开视线,心想那位仆妇应该是把她凑巧碰到原小姐的事告诉了朱夫人。
果然朱夫人回来后,终于在席间主动说了一些自家的事。
“我家老爷原配乃京兆望族之后,与老爷结发多年,共育有二子一女,十多年前原配夫人因病撒手人寰,老爷伤心不已无心再娶大家之女,便将良家出身的我扶为正室打理家业。”
“如今两位公子已经娶妻成家,大小姐也出嫁数年,嫁的是老爷同年家的公子,公公是正六品的国子监司业,姑爷后年就能下场考举人了,我总算是对得起老爷和原配夫人的嘱托。”
“小女惜年乃我唯一的孩子,娘子方才已经见过了,这孩子是老爷的幺女,今年刚十五,性子有些急,还望夫人不要见怪。”
云歌笑着点头,嘴上自然是说不见怪。
难怪她觉得朱夫人少了些底气,原来是良妾扶正,没有厉害的娘家撑腰,又只生了一个女儿,上头有两个原配的儿子,只能小心翼翼的。
朱夫人说得委婉,但云歌已经把学政家的事情听明白了。
原集能官至四品学政,少年时应该已展露出了才华,原配的家族看好他,早早把女儿许配给了他。
后来原配病逝,原集一方面还需要岳丈家的助力,另一方面也怕新夫人出身好的话对原配的孩子不好,就把良家出身的朱夫人扶正了。
朱夫人就是扶上来顶位置照顾孩子的工具人,原集和原配的娘家肯定不会允许她再有自己的孩子,生出嫡子嫡女和原配的孩子抢夺资源。
原惜年小姐应该是扶正之前生的,此后十来年,朱夫人年纪轻轻却再无所出,就是最明显的佐证。
原家大小姐出嫁的早,原集的官位还没有这么高,所以只嫁了一个和父亲同年的六品官家的公子,现在原集身为南直隶的四品学政,嫡女出嫁按理说能嫁到更好的人家。
可坏就坏在原惜年是良妾扶正的继室所出,原大小姐怎么甘心这样的妹妹比自己嫁得好,日后压自己一头,原配的两个儿子和娘家肯定也不乐意。
所以原惜年的婚事成了个大难题,要嫁的低,让大女儿、两个嫡子和原配娘家心里舒服,但也不能嫁的太差,弄出门烂亲戚不说,还叫小女儿受委屈。
这挑来挑去,原惜年就十五了还没看中一门亲事,原集应该是非常看好白鹤明,听说白鹤明有个十三岁考过了县试的读书人儿子,想到自家小女儿,动了一下心思。
不过这事八字还没一撇,最后能不能成不好说,原家只是透露出一点意思,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回去好好鞭策三儿子,真要定亲肯定得亲眼看过了谦湖再说。
想清楚前因后果,云歌也就坦然了,车到山前必有路,现在想太多没什么意义。
她和原惜年只见了一眼,不清楚对方是什么性子,若是个厉害的,日后正好管住谦湖。
说一千道一万,原集看上谦湖归根结底是看上了白鹤明,和原集结成亲家,对白鹤明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他们一大家子未来的地位,主要还得看白鹤明。
用过了丰盛的小宴,在学政府上待了一个多时辰,前院来人说白鹤明要告辞了,朱夫人把她们送客到角门口,这次原惜年小姐没出来,应该是被朱夫人千叮万嘱看住了。
回到云老太家新买的小院,云歌感慨着对白鹤明笑道,“你这当爷爷了也不得消停啊,本人岁数不合适,儿子也能被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