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毫无保留地细心教导着手底下每一名士卒。
不出一个月,炮灰营的每一个弟兄都能够熟练的使用火铳,并且能互相配合掩护。
林承心中,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他的这些手下,如今擅使火器、甲胄精良。
虽然还称不上是精锐,但是比起之前如同送死的炮灰那般,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在他们战斗力逐步成型之后,林承也开始做起他们的思想工作。
前世的林承对各种兵法那是了然于胸,可是面对这群连大字都不识一个的老兵痞子,他却有一种对牛弹琴的感觉。
林承知道,想让这群大老粗直接去认字比登天还难。
于是,他设置了一个奖项。
谁第一个能背上《纪效新书》的其中一篇,并可以解释出其中的意思就奖励一两银子。
第二名奖励半两银子,第三名以后都奖励一钱银子。
重赏之下必有猛夫,在林承优厚的奖励制度下,他手下的士卒们就算是吃饭也不忘记多认点字。
在营中,俨然形成了一股识字尚学的风气。
军纪方面,林承也是要求他们严格遵守后世人民军队的制度。
明末的辽东边军,拿老乡的人头杀良冒公是常有的事情,百姓简直就是在夹缝中等死。
林承给根据明末的现状,给他们设立了三条红线:
行动要听从指挥,不能伤害百姓,不能调戏妇女。
一开始众人还有一点怨声载道的,但随着林承思想工作的不断深入,他手下的军户们逐渐变得令行禁止,军纪严明。
日子在重复的训练中逐渐变得平淡下来。
但是这天,一个突如其来的意外的却打破了这份宁静。
林承还是和往常一样带着弟兄们训练,只见远处有一道身影踉踉跄跄的走了过来。
“全体戒备!”
林承皱起了眉头,他感觉到有一丝不对劲。
因为平常,卫所里的其他人对他们都避之不及,根本不可能到他们的营地来。
那会是谁呢?近了,近了,人影终于近了!
林承使一个眼神,手下几人都会意的用弓箭瞄准那道人影。
“咦?怎么是他!”
众人终于看清了来人的样貌,他居然是赵百户身边的亲兵。
之前拨给林承银两以及迎接林承进入百户所的都是此人。
不过,他现在身上有好几处刀伤,衣服上也沾满了血迹。
整个人灰头土脸的,再也没有当时在赵百户身边的那份神气。
“你来我们这不受待见的炮灰营做什么,赵百户那呆不下去了,想加入我们?”
看到来人对他们没有威胁,一旁几人放下弓箭,调侃的讽刺道。
林承朝他们瞪了一眼,制止了他们的调笑,人群立马安静了下来。
“你这么慌张的前来,所谓何事?”
林承严肃的问道。
“林总旗,赵百户他…他投敌了。”
那名亲卫每说一字,便往外涌出一口血。
话毕,还没来得急等林承多问几句,他便直愣愣的向后栽倒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