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也立刻站起身来,双手叉腰,豪爽地回应道:“管他呢,先试种一番再说,若是可行,那可是造福千秋万代的好事!”
朱标这时迫不及待地凑向前,急切地问道:“不知这种植之法是否复杂,百姓能否轻易掌握?”他的脸上写满了焦急与关切。
徐妙云接着说道:“父皇,那海外商人对这两种作物极为推崇,详细讲述了它们的种植之法和诸多优点。我们深知这是难得的机遇,便不敢懈怠,紧锣密鼓地安排,终得将这玉米和红薯呈于今日之宴,望能得父皇和诸位品鉴认可。”
朱棣向前一步,恭敬而又自信地说道:“父皇,儿臣与妙云此番寻得两种新奇之物。这其一乃是烤红薯,红薯埋于地下,易于生长,产量颇高。儿臣尝过,其烤熟之后,外皮焦香,内里软糯香甜,在冬日里既能饱腹,又能暖身。这其二是玉米,玉米颗粒饱满,可煮可烤,同样是易于种植,且营养丰富。儿臣想着,若能在全国广泛种植,必能增加粮食产量,让百姓们不再为粮食愁,这也算是儿臣为父皇寿辰送上的一份心意,愿我大明更加富足昌盛。”
马皇后尝了尝烤红薯,微笑着说:“如此美味,又能高产,实乃百姓之福。”
刘伯温细细品味烤玉米后又给予评价道:“这玉米口感独特,若能推广,必能增加粮食之产。”
徐达大口吃着烤红薯,说道:“这般好物,要是能让咱军中也多多有,那可太棒了!”
汤和咬了一口烤玉米,连连点头:“这味道好,产量高,真是难得。”
蓝玉也表了看法:“若能借此丰富粮仓,乃国之幸事。”
在众人的称赞声中,这烤红薯和烤玉米仿佛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这场宴会增添了别样的意义。这场生日宴会也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结束。
第二天的朝堂,气氛庄重而热烈。朱元璋、朱标、朱棣三人神色郑重地将红薯、玉米放置在朝堂中央的几案上。
朱元璋率先开口,声音洪亮而威严:“诸位爱卿,今日朕与太子、燕王带来这两样新奇之物,名为红薯与玉米。”他指着案上的作物,目光扫过群臣。
朱标接着说道:“此二物乃是从海外引入,历经诸多波折。红薯不择土壤,耐旱耐瘠薄,哪怕在贫瘠之地也能生长,且产量极高。玉米植株高大,穗粒饱满,营养丰富,亦是高产之作物。”朱标边说边比划出红薯和玉米的形状大小,表情认真而专注。
朱棣向前一步,拱手道:“父皇,儿臣以为,若能在我大明广泛种植,必能大大增加粮食产量,造福百姓。但此事需从长计议,制定周全之推广方案。”
群臣顿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一位大臣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当先在部分地区试点种植,观察成效,再逐步推广。”他微微躬身,脸上满是谨慎。
另一位大臣紧跟着说:“还需考虑种子的分和种植技术的传授,确保百姓能够正确种植。”
朱元璋微微颔,目光坚定地说道:“朕心中已有规划。先,在江南选取鱼米之乡的苏州、湖州,中原选沃野千里的开封、洛阳,北方挑广袤平原的太原、济南等地作为试点。每地派遣精通农事的官员与经验丰富的老农一同前往,仔细记录种植过程中的气候、土壤条件及作物生长状况。其次,设立专门的种子储备库,不仅要确保有充足的优质种子供应,还要严格把控种子质量,防止劣质种子流入民间。再者,组织编写通俗易懂的种植手册,图文并茂,派专人向百姓讲解传授种植技巧,必要时可深入田间地头亲自示范。对于积极参与种植且成果显着的农户,给予免税、奖励耕牛等优厚待遇。另外,要加强与各地粮仓的协调,提前做好粮食存储的准备,根据不同地区的预计产量扩建或新建粮仓。不仅如此,朕还将下令各地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定期上报种植进度和遇到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策略。同时,从国库拨出专款,用于购买农具、兴修水利,为种植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这时,刘伯温拱手道:“陛下,臣愿负责推广之责,精心规划,确保推广有序进行。”他目光坚定,神色从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徐达也抱拳大声说道:“陛下,末将愿与汤和、蓝玉负责维持秩序,确保种植过程中不生乱子。”徐达身姿挺拔,表情刚毅。
汤和和蓝玉齐声应道:“末将愿效犬马之劳!”
朱元璋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好!就依众爱卿所言,由燕王、刘伯温负责推广改革,徐达、汤和及蓝玉负责秩序,务必使这红薯、玉米在我大明土地上生根芽,结出丰硕之果!”
群臣齐声高呼:“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场农业改革开始热火朝天进行,朱棣、刘伯温、徐达、汤和及蓝玉他们相互配合,拉动老百姓及其他官员一同参与,改革期间,朱元璋还会鼓励地方官员积极创新,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种植策略,但必须在总体规划的框架内进行,并且及时上报调整的原因和效果。
此外,朱元璋会定期召集相关官员和专家,在朝堂上讨论种植推广的进展和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推广方案。经过大家的努力,最后大明红薯玉米推广种植成功。红薯和玉米的推广种植对当时的农业展产生了多方面的重要影响。
先,红薯和玉米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在较为贫瘠的土地上生长,这大大增加了可耕种土地的面积。许多原本被认为不适合种植传统作物的荒地得以开垦利用,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为农业生产开辟了新的空间。
其次,它们的高产特性显着提高了粮食总产量。在红薯和玉米大规模推广种植后,粮食的供应更加充足,能够更好地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减少了因粮食短缺而引的社会动荡和饥荒。
再者,新作物的引入丰富了农作物的种类,使得农业结构更加多元化。农民在种植作物时有了更多的选择,能够根据不同的土地条件和市场需求进行灵活安排。
此外,红薯和玉米的推广种植促进了农业技术的交流和展。为了更好地种植这些新作物,农民们不断探索和改进种植方法、灌溉技术以及田间管理手段,推动了农业技术的整体进步。
最后,粮食产量的增加也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展提供了基础。更多的剩余粮食可以用于酿造、养殖等副业,促进了相关产业的繁荣,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展和社会的稳定。
总之,红薯和玉米的推广种植在土地利用、粮食供应、农业结构、农业技术以及经济展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为明朝的繁荣和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农业基础。
叮!恭喜宿主,改变历史进程,奖励更为先进的航海造船技术。
喜欢不一样的燕王与燕王妃请大家收藏:dududu不一样的燕王与燕王妃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