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又有数位文人雅士相继登台,欲展露才华,吟诗抒怀。
“玉户帘卷夜未央,月映妆台泪暗藏。
金烬香残空对镜,何时征雁返衡阳?”
“潋滟江波接远天,月随舟影共婵娟。
忽闻笛韵穿芦荡,疑是谪仙醉复眠。”
“。。。。。。”
一时间,场面好不热闹。
台下的人群听后,也是惊叹不已。
上来的这些人,明显都是有两把刷子的,做出来的诗作,都在伯仲之间。
让台下的人自己来选,谁都可以,谁又都不可以。
这就让人很是纠结了。
月华如练,夜色未央,玉帘轻卷,透出淡淡幽光,映照妆台一角,隐有泪光轻藏,似诉说着未了情长。
金炉香烬,芳华渐逝,镜前人影独对,空留一抹寂寥。何时,那南飞的大雁,方能穿越云霄,重返衡阳故里,带来归期的希望?
转而江面波光粼粼,遥接天际,月轮高悬,与轻舟倩影共舞婵娟,绘就一帧静谧夜游图。忽地,一阵悠扬的笛声穿透芦荡,袅袅而来,恍若谪仙醉卧云端,梦中轻吟,又似醒时微醺,引人遐想无限。
台上众才子佳人,轮番上阵,各展风华,诗句如珠玑落盘,清脆悦耳,引得台下观众阵阵惊叹。他们的诗作,各有千秋,难分高下,仿佛每一首都蕴含着独特的韵味与情感,让人难以抉择。
如此景象,真真是热闹非凡,却又让人心生纠结——在这场诗词盛宴中,谁才是那最耀眼的星辰?或许,答案早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刻,他们共同编织了一个关于诗与梦的美丽传说。
台上的邀月也是如此,她虽然眉眼间带着诱人的笑意,但却一直没有说话,也没有往台下某人所站的地方望去。
大家也看不出邀月的态度。
只能说,这次的上来的人,运气都不好,恰好棋逢对手。
“还有人吗?”
邀月轻声问道。
台下却没有人回答了,就在她轻叹一声,准备宣布结果时。
“等下!”
楚云站了起来。
走上台子,注视着邀月的眼睛。
台上,邀月亦然,她眉宇间轻漾着勾人的笑意,却宛如静水深流,未曾吐露一言,亦未曾将目光投向台下任何特定的角落。
众人难以捉摸邀月的心绪,只能揣测。
此番登台之人,似乎皆时运不济,偏巧遇上了实力相当的对手,难分伯仲。
“可还有人愿一试?”
邀月的声音柔和而细腻,轻轻拂过众人耳畔。
台下静默无声,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正当她欲轻启朱唇,宣布此番较量之果时,一道清脆之声突兀响起。
“且慢!”
楚云身形一动,自席位上豁然站起,步履沉稳地迈向台中央,目光坚定地与邀月交汇,仿佛要洞察她眼底深藏的秘密。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