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比一个多的数字,让人听了都觉得吓人,要知道这些位置全部是上层骨干,而并非小吏,缺少一个还无所谓,但几十个,那整个朝廷就等于是停摆了。
等轮到吏部的时候,甚至没有人站出来说话,最终还是由唐敬苦笑着道:“陛下,吏部人员已空。”
“整个朝廷六部九卿差不多没了三分之二的人,若想要正常运转,安定国体,陛下,恐怕要早日选拔人才啊!”
“没错。”
“是啊!”
见唐敬一开口,其他大臣纷纷附和,这才敢露出焦头烂额的样子。
毕竟京城要处理的是整个天下的事,现在如此多的空缺,朝议根本没办法正常运行,他们每一个人的工作量都是巨大,咬着牙坚持一段时间还可以,但时间久了,人怕是都要短命。
秦牧深吸一口气,直接站了起来。
“这的确是当务之急,御书房那边朕都堆上了小山一样的折子。”
“不过,选拔人才,为国做事,不能马虎,要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来选人。”
“陛下,您的意思是?”石辅拱手好奇。
秦牧负手踱步,停顿了一下,而后眼神坚定:“朕打算,重启科举!”
轰!
此话一出,朝堂震荡!
像是洪水冲垮了巨岳一般,所有人瞠目结舌,大受震撼。
因为重启科举可不是一件小事,这是改变整个国家格局的举动,而且牵扯到了太多人的利益。
“陛下,好事!”
“陛下,不可!”
一瞬间,两道不同的声音便响起。
唐敬看了一眼王承,而后拱手大喊:“陛下,科举利国利民,这是好事!”
“唐大人,非也!”
“科举制早就被废除,荐举制乃是祖宗留下的规矩,岂可轻易破坏?”
“而今朝廷缺人,大可以从名门贵族,皇亲国戚之后中挑选,他们才是国家的未来,社稷的人才,并且这样选拔,速度也更快。”王承非常强硬,和唐敬持相反意见。
很快,朝堂上就吵了起来。
保守派认为不能逾越祖宗制度,不能重启科举,进取派认为科举最公平,最得民心。
而作为皇帝的秦牧,此刻没有表态,而是等双方吵完,进入僵局的时候,再适时的开口。
“好了,都安静。”
顿时,争得脸红脖子粗的双方这次迅速安静下来。
“你们的想法都有道理,都没有错,都是为了江山社稷。”秦牧先给两边人都给予了肯定,一碗水端平。
毕竟现在的朝廷已经不是之前的朝廷,没有了李密党,是一个全新的队伍。
王承等人也是心悦诚服的听着。
“但朕这些日子也仔细想过,若采用荐举制度,历史避免不了再一次重演。”
此话一出,王承立刻就要开口。
秦牧一手压住,继续道:“荐举制度,说得难听点,就是关系户。”
“谁祖上有功,谁家里有个好爹,谁家里有钱,关系能买通朝堂大官,就能通过荐举做官。”
“不是么?”
王承的老脸写满了古板,不服道:“陛下,此话微臣以为有失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