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说汪广洋是第二开心的呢?
因为有个人比他更开心,那就是杨宪。
至于原因……杨宪字希武,被李善长弹劾罢官的杨希圣是他的亲弟弟。
如果仅仅是罢官也就罢了,随后不久杨希圣就被刺面、割鼻、发配。
这可以说是不共戴天之仇。
李善长之前深受朱元璋信任又是丞相,杨宪只能毕恭毕敬。
但并不意味着他就甘心于此。
私下一直在收集李善长的罪证。
这下终于有了。
他立即写了一封奏疏,要求严惩李善长。
-----------------
还有些人选择了躲在一边看笑话。
看谁的?
当然是皇家的。
重臣?忠臣?外戚?
哈哈哈哈哈……
但更多的人都在等待,等着皇帝如何处置此事,他们才好做出反应。
至于马钰,确实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但大多数人都不以为然,至于缘由,和胡惟庸想的差不多。
不是歧视他的出身,而是年龄太小了,就算再有才没个二三十年也别想有大作为。
二三十年以后得事情谁能说得清,中间有太多意外了。
而且,伤仲永这事儿可是屡见不鲜的。
为了他大动干戈不值得。
也因此,很多人都不理解李善长的行为,有必要这么做吗?
但也有少数人认为,李善长是跋扈惯了,眼睛里容不下一点不和谐因素。
现在终于惹出祸事,就看他怎么收场了。
这一切,在宫里的马钰都不知道。
朱元璋毕竟惦念着夫妻感情,尽管很生气,却也没有直接处罚马八爷。
而是将他交给了马皇后处置。
算是顾全了夫妻颜面,也为她留足了面子。
之后马皇后就带着马八爷和马烨,去了坤宁宫。
马钰想了想,也很知机的悄悄跟在了后面。
朱元璋其实是看到了他的,但也只是怒视一眼,并没有将他留下。
马皇后自然也看到了,并未阻止。
或者说,如果没有她的点头,马钰岂能进入后宫。
夫妻俩都知道,接下来的事情会很复杂很残酷。
如果他在场,恐怕会被很多人嫉恨。
马皇后自然不希望他刚出狱,就陷入新的危险之中。
就算是对他很不爽的朱元璋,也不希望自己刚刚物色的人才,掉进泥潭里。
马钰虽然不知道这些,但成功混入坤宁宫的他,也知道自己安全了。
至少暂时安全了。
一行人来到坤宁宫正堂,马皇后才刚刚在主座坐好还未说话。
马八爷就噗通再次跪下,‘砰砰砰’的磕头:
“娘娘,我知道错了,娘娘饶命啊。”